红色帝国: 01 2008存档

        本来不打算写什么“后记”的,怕显得冗长,但后来在铁血上看到了一张老照片,十分感慨,一张照片真的胜过千言万语。
        就权且拿它做为《红色帝国》的后记吧:
列宁 托洛茨基 斯大林
        1985年,罗曼罗兰封存了整整50年的《莫斯科日记》问世,人们开始注意到了:那个昔日表面强大却暗藏隐患的苏联并没有如作家所愿在半个世纪后变得健康,斯大林时代所建立的国家体制在苏联后来的日子像无法医治的慢性疾病一样始终缠绕着它。

        1985年,年轻的戈尔巴乔夫成为了新的总书记。
        新书记上台后面对的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国家。“在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苏联不是正常地迈入八十年代的。而是 像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跨进了八十年代。当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但有赖于石油惊人的‘大输血’般的出口,才 勉强维持了2%的增长率。为了弥补国民收入的不足,苏联政府把酒类销售量提高了三倍,每年从酿酒工业中收取多达530亿卢布的税收,占苏联国民收入的 12%,苏联的科学技术人员在世界列第一位,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严重脱节,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慧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 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 人;苏联虽然拥有世界最多的耕地并实现了机械化,但粮食连年歉收并且不得不花稀缺的外汇大量进口粮食;苏联的人均医生数目、人均医院床位数目都位居世界第 一,但人均寿命却排在几十名之后并且不断下降,看病难,医疗服务质量不断下降,死亡率上升;苏联的经济规模号称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 缺....”(引自亚科夫同志的《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时代》),诚如所言,八十年代中国的孩子们在大嚼泡泡糖时,苏联很多人都没见过这种东西, 即使是在首都莫斯科,人们也要排长队购买肉、蛋等副食品,不知情的人如果初到莫斯科还以为是在战争是时期呢。曾经有个笑话:一个苏联官员夸口说不久的将来 苏联每个家庭都会有一架飞机,美国人问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官员回答:嗯~方便呗,如果你听说列宁格勒那里在发放食物,你就可以开着飞机赶过去排队 了....我家里就曾经买过一个明斯克牌的前苏联冰箱,又大又笨又吵,像是军用的而不是民用的,后来自然是扔掉(现在想想,应该留做纪念的,太珍贵了), 换成了小巧耐用的海尔。
        强大的红色帝国变得如此虚弱,人们禁不住问:为什么?
        ——因为心脏不好。
        一个人有多大的心脏,就有多大的体重,就有多强壮的肌肉,心脏决定体格。如果一个人的肌肉发达到了超过心脏负荷的地步,心脏就会不堪重负,开始心悸胸闷心 律不齐,长期如此就会得心脏病,最后甚至有生命危险。一个国家的心脏就是农业,发达的农业支撑强大的工业,而苏联显然在用一颗脆弱的心脏支撑着巨大的军事 工业,长此以往必然百病缠身。更糟糕的是,1986年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美好愿望遭受首次打击,苏联也因为封闭 了大量受辐射污染的农田而使这个昔日“粮仓”更加匮乏(一个危险的核电站却建在农业中心的枕头边上,苏联的工农业布局真应该好好反思)。与此相反,美国的 农业畜牧业自三百年前建国以后就一直很发达,而且它自身的地理位置也适合大规模种植业的发展,可谓天时地利。有了如此厚实的家底,美国佬的军事工业再大再 复杂也能抗得住。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了“新思维”改革,缩减军费开支,拆毁柏林墙,从东欧撤军,从阿富汗撤军,恢复中苏关系正常化,单方面裁军50万,销毁部分核武器, 改革政治,力图挽救垂危的苏联。当时苏联的军费开支占到了国家预算的40%(简直疯狂),但戈尔巴乔夫却无法从根本上撬动“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军工部门,长 达七十年的发展,军事工业已经和苏联国家长成了连体枝,几乎不可能再把它挖出来。
        戈尔巴乔夫和列宁一样,都是法律系的毕业生,但列宁是苏联的缔造者,而戈氏却是苏联的毁灭者。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没能给苏联带来足够的改革力量,倒是引发了东欧的动荡和剧变,之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也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独立斗争。这真是吃药没治好病,却把毒死了人。
        1991 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爆发,苏联的强硬派为了最后维护联盟的存在,发动了“兵谏”,软禁了戈尔巴乔夫,装甲部队开进了莫斯科市,苏联全国顿时剑 拔弩张。自由派代表叶利钦顽强不屈,他跑进白宫,调动部队顶住了强硬派的攻势。最后,兵谏失败,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自治化运动已无法挽回,红色大厦在风雨 中摇摇欲坠。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核按钮交给了俄联邦总统叶利钦,当晚,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升起。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从此,傲立欧亚大陆69年的红色帝国——苏联——崩溃。
        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执掌苏联,这个长着一对浓密眉毛的新领导人也曾参加过卫国战争,性格平和,政策既不像斯大林那么强势,也不像赫鲁晓夫那么“冒 进”,他执政苏联的十八年(执政时间仅次于斯大林)是苏联历史里最为平静的十八年,国家经济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苏联重工轻农的“倒挂式”体制并没 有改变,所以也有人讽刺勃烈日列夫是个“和稀泥”的:没有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自然也就没有了动荡和风险。
        1962年中苏爆发珍宝岛事件,苏联的一辆T-62坦克被中国军队炸瘫在了冰冻的河中央,由于T-62包含了很多苏联的新军事技术,所以勃列日涅夫下令苏军务必夺 回坦克,但中国军队还是抢来了那辆T-62,根据对它的研究发展了自己的反坦克技术,使得陈兵中苏边境的上百万苏军和装甲部队一时竟不敢乱来。
        1968年苏联50万大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原因和当年入侵匈牙利一样。勃烈日列夫的政策和斯大林、赫鲁晓夫虽然不同,但搞起霸权主义来和前两者无甚差别。整个七 十年代苏联在冷战中渐渐占据了主动,而美国被迫转为战略防御,最明显的就是从越南撤了军。这段时间,苏联嚣张跋扈而美国忍气吞声,昔日学习美国工业技术的 学生现在搞得老师头痛不已。

        1971年,苏联装甲坦克总局的领导来到下塔吉尔,看看卡尔采夫同志的“改进”工作进展如何。测试“改进后的T-64”坦克性能时,他们发现这辆坦克除了与原来的T-64使用相同的125毫米火炮外,其它再无任何共同之处,分明就是一种全新的坦克!装甲坦克总局的领导当场气得破口大骂卡尔采夫,不过骂也没有用,反正新坦克也造好了,钱也花光了,新坦克的测试只有进行下去。测试结果显示,这种新型号的坦克不但拥有良好的作战性能,更拥有T-64所无法比拟的高可靠性。最后,该坦克正式获得了T-72的编号,并于73年开始量产,继T-34后的新一代传奇坦克诞生了。T-72从车底到炮塔总高2.13米,是世界主战坦克中最矮的,低矮的外形需要高超的设计技巧,也带来了良好的隐蔽性,T-72坦克出口了15个国家,共生产了两万辆,至今还是俄罗斯坦克部队的主力。
        70年代,苏联空军淘汰了米格-21,开始装备米格-23战斗机(北约代号“鞭挞者”,米高扬主持设计)和米格-25截击机(北约代号“狐蝠”,格列维奇主持设计),这两种飞机都是米格设计局的杰作。1976年,苏联飞行员别连科驾 驶米格-25叛逃日本,西方技术人员把米格-25大切八块的研究了一番,他们非常惊讶这架能飞三倍音速的飞机竟没有多少铝合金,基本是由沉甸甸的钢焊接而 成的!可见格列维奇的设计水平之高、苏联的金属加工技术之强。米格-23的故事更加出彩:1989年,一架米格-23在飞行中报告发动机故障,飞行员不得 不跳伞,结果这架飞机居然又莫名其妙恢复了正常,“自由自在”的穿越了波兰边境到达了比利时,直到油料耗尽才坠落,由于是“滑翔”,落地后飞机几乎没有什 么损伤,后来负责拆卸这架米格-23的比利时机务人员说,这是一架“只要两个人、几把扳手和一把螺丝刀就可以拆卸的飞机”,这是对米格飞机简洁牢固的机械 设计的最高赞扬。
        从T-34到T-72,从米格-15到米格-25,从AK-47到单兵火箭筒(最早由苏联发明),苏联武器一直是“简单可靠”的 代名词。苏德战争中苏联的胜利取决于足够数量的简单(甚至是简陋)的坦克,从此苏联对兵器设计就多了一条“成本低廉”的要求,这一方面是吸取历史经验,另 一方面也是因为苏联本身的工业资源不如西方,为了维持武器的数量优势不得不如此。这种“极简主义”的设计思想是苏联对兵器设计史的一大贡献。
        不过米格在轻型战斗机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轻型战斗机航程短(米格-25最长留空时间只有40分钟)、载弹少、功能单一,已经渐渐不适合未来空战的需要。80年代末苏-27重型战斗机诞生,苏霍伊设计局凭此一役扭转了乾坤,从此苏霍伊的名气开始压过米格,直到今天。
        1977年,苏联的台风级核潜艇开始建造,后于80年完工,这个长171米,排水量超过两万吨的水底怪兽是苏联也是人类制造的最大的潜艇,苏联从此拥有了陆上、天空、海底全方位的核武器平台,冷战的触脚终于延伸到了地球的所有角落。

        1979年11月9日,一支苏联特种兵部队秘密乘坐安-12和安-22运输机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打死了时任阿富汗总统的阿明,控制了喀布尔,接着大批苏军越过 国境线进入阿富汗——苏联开始入侵阿富汗。如果说之前入侵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是“红色家庭内部问题”的话,那入侵阿富汗就是彻头彻尾的侵略了。一 个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大国却向一个贫弱的伊斯兰国家大动干戈,实在是讽刺,更讽刺的是,整整十年,苏联都没能完全控制阿富汗,相反,每年还要因此损 失大量的人员和物资。那时的苏联流传着一个笑话:“如果你是外交官,你可以一直在国外;如果你是科学家,你可以每年出一次国;如果你是运动员,你可以四年 出一次国; 如果你是军人,你要12年才能出一次国”(44年卫国战争反攻,56年入侵匈牙利,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79年入侵阿富汗)。
        当 然,阿富汗之所以能顽抗到底,并不是因为苏联发动的是“不义之战”,因为正不正义是个道德问题,而能不能控制阿富汗是个军事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不 义之战”就一定失败,为什么二十三年后美国入侵阿富汗就成功了?难道美国人打仗就正义了?阿富汗的长久抵抗,归功于当时美国在背后的支持,那时本.拉登是 抗苏斗争中的积极分子,美国同样也在援助他,还派去军事人员对他们进行训练。如果不是美国人在后面撑腰,阿富汗地方武装不可能与一个那么强大的军事帝国周 旋这么久。后来,美国一手栽培的本.拉登成了袭击美帝的主力,历史,又是一个讽刺。
        1982年,勃列日涅夫逝世,其继任者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也陆续逝世,在82-84三年里,苏联先后逝世了三任领导人。
        斯大林死后,“三驾马车”:赫鲁晓夫、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开始对付共同的敌人——克格勃头子贝利亚。为此,赫鲁晓夫召回在国外当武官的朱可夫,利用他在 军队中一言九鼎的威信,带领部队抓捕了贝利亚并判了死刑。之后,赫鲁晓夫又排挤掉其他人,成为了继斯大林之后的苏联权利中心。

        1953年,设计T-54坦克的莫洛佐夫离开了下塔吉尔,到哈尔科夫组建了新的设计局,他留下的下塔吉尔设计局由另一位坦克设计天才卡尔采夫继续领头。卡尔采夫曾 负责将T-54改进为T-55,显然非常成功。同年,先前被解散的苏霍伊设计局重建,开始设计并制造了一大批新型战斗机,渐渐成为了米格设计局的强劲对 手。历史就是这么有趣,1953这一年苏联武器设计集团的两对“冤家”形成了:下塔吉尔——哈尔科夫、米格——苏霍伊。
        1954年,莫斯科红场阅 兵式上,苏联展示了最新的喷气式远程轰炸机——米亚-4(北约代号“野牛”),苏方故意让米亚-4绕着大圈几次通过红场,让西方记者误以为苏联已经大量装 备了这一高速轰炸机,美国人也果然吓了一跳。在当初设计装载核弹的远程轰炸机时,年轻的米亚西舍夫就与图波列夫观点冲突,图波列夫认为涡喷发动机航程短且 可靠性差,后来米亚-4果然故障频出,最后早早的退役了。不过,米亚-4本来就是用来震慑西方的,充场面的东西,无所谓。
        1955年,图-16轰炸机(北约代号“獾”)交付部队,航程六千公里,属于战术轰炸机(后来出口中国,成为“轰六”,至今还在服役)。
        1956年,图波列夫的经典之作图-95(北约代号“熊”,这个名字很俄国)开始服役,这架配有四个大功率涡浆发动机和对转螺旋桨的空中猛兽航程为一万四千公里, 如果从苏联本土出发可以打击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是名副其实的亚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也是绝佳的核武器投放平台,外号“红色飞熊”(这个外号有点滑稽),服 役时间极长,一直到今年还在执行战略轰炸机值班任务,真可算老熊伏枥,志在千里。从那时起,苏联不再只是惧怕美国的核威慑,因为他自己也终于拥有了可靠的核攻 击力量。
        同一年,苏联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米格-21(北约代号“鱼窝”)在苏联航空节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米格-21以其高超的机动性在局部战争中出尽风头,共被生产了超过五千架,是60年代苏联空军的主力机种(后出口中国,成为“歼七”)。

        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后来震惊世界的“秘密报告”,他揭发了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暴行,并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接着,赫鲁晓夫还停止了苏联国 内的政治镇压,释放了很多关押在劳改营的政治犯。在之前争夺总书记位置的时候,被赫鲁晓夫击败的政治对手们吓得要死,他们担心自己不是会被枪毙就是终身劳 役,但那时赫鲁晓夫对他们说:“不用害怕,斯大林时代已经结束了”,接着让自己的政治对手都安然退休。现在他说到做到,真的结束了斯大林时代。
        斯 大林在世时赫鲁晓夫天天在“慈父”的身边却不敢吭声,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才跳出来批判他,是不是显得有些小人呢?赫鲁晓夫自己对此有回答:斯大林死后的一 次政治局会议上,赫鲁晓夫正在讲述斯大林时代的残酷清洗和错误政策,突然收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那你当时在哪里?”,赫鲁晓夫并没有拍桌子大怒也没有 叫克格勃去追查“肇事者”,而只是大声问道:“谁写的字条?”,连问三遍,没人敢吭声,赫鲁晓夫叹了口气:“我们那时就和你们现在一样”。多么精辟的回 答!斯大林何等残暴,谁敢在他面前批评他呢?在他死后批评他同样是需要勇气的,批评赫鲁晓夫的人里面又有谁有这个勇气呢?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 知识分子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他在任期间,苏联的政治气候空前宽松,索尔任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得以公开出版。苏联逐渐变成一个“正常社 会”。赫鲁晓夫一次参加莫斯科美协成立三十周年的展览,当看到苏联现代派画家涅伊兹维斯内的一些“超现实作品”时,这个大老粗忍不住抱怨:“涅伊兹维斯内 同志,你知道我看你的作品有什么感受吗?那就是,你顺着马桶爬下去再往上抬头,这时有人坐下来,你看到的那玩意儿就是你的艺术!”(老实说,我看现代派的 绘画也有类似感觉)涅伊 兹维斯内当场与赫鲁晓夫吵了起来,赫鲁晓夫骂涅伊兹维斯内浪费了人民的血汗钱,做出了一堆臭狗屎都不如的东西,涅伊兹维斯内反驳赫鲁晓夫说他不懂艺术,对 艺术妄加评论,是美学界的文盲....两人炒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不可开交,最后还是赫鲁晓夫松了口,参观结束后还照样和画家握手告别。如果换作斯大林,涅 伊兹维斯内早就被扣上“人民公敌”的帽子拉去毙了。
        赫 鲁晓夫虽是个粗人,却也坦率,他曾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进行了“厨房辩论”,毫不隐讳的谈了他对两个国家不同制度的看法。他在联合国大会上拿皮鞋敲桌 子以提醒昏昏欲睡的代表们,成为当年的一段佳话。一米六六的赫鲁晓夫在会见一米九的古巴领袖卡斯特罗时互相拥抱,卡斯特罗就像在抱一头小熊,让人忍俊不 禁。不过老实说,比起斯大林,赫鲁晓夫确实还算可爱。
        与苏共二十大同年,波兰和匈牙利都爆发了反对苏联政策和苏联控制的运动,“老大哥”见小弟弟 们开始不听话了,直接就一棒子砸过去:苏军一个步兵师一个机械化师开进了布拉格,苏联坦克还和和游行的队伍发生了冲突,布拉格市民们用当年苏联人对付德国 坦克的“莫洛托夫鸡尾酒”(把装满酒精的瓶子插上布条点燃,抛向坦克后部的发动机进气口)反过来对付苏军坦克。历史就是这么滑稽。波匈事件之后,人们隐隐 看到了一个类似旧沙俄霸权主义的新苏联。
        赫鲁晓夫非常看重火箭技术的发展,苏联因此研制了R7洲际导弹,在同美国的核竞争中略胜一招。火箭技术还立下了另一个大功:1957年,苏联、也是人类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红色阵营一片欢呼,深受刺激的美国人开始了登月计划。
        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提出主张东西方和解的“戴维营精神”,但可惜就在同年,美国U2侦察机飞入苏联领空被击落(两种说法,一说是被米格-19击落,一说 是被导弹击落),刚刚缓和的美苏关系又开始剑拔弩张。1962年苏联秘密在古巴部署战略核导弹,美国通过间谍卫星发现了这一阴谋,肯尼迪总统下令封锁古 巴,强行检查过往的苏联船只,美苏冲突一下子被推到了顶峰,核大战迫在眉睫,“世界末日”的恐慌开始迅速蔓延,美国很多城市出现了抢购,一个家庭妇女买了 成吨的洗衣粉,她大概以为核大战之后还有机会洗衣服。好在最后赫鲁晓夫主动低了头,通过美苏首脑热线和肯尼迪谈判,最终撤回了核导弹。战争危机终于化解。
        赫鲁晓夫信奉“导弹万能论”,所以苏联这一时期的主要科技工业力量都用在了火箭、导弹、核潜艇上,而像航母这样的武器“在导弹横行的时代,只不过是水上棺材”,直到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才意识到核力量毕竟不能代替常规武装力量。
        苏 联虽然是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其领土近一半是冻土,剩下的一半也多为山脉、沼泽,加上气候复杂多变,难以发展种植业,只有在西部乌克兰一带土地肥沃适合 农耕,乌克兰也一直有着“粮仓”的美誉,可惜经过斯大林时期竭泽而渔的榨取,农业变得愈加脆弱,摇摇欲坠的撑着苏联畸形发达的重工业。出身农民的赫鲁晓夫 或许看出了这一点,他掌权时也进行了许多农业改革,访美期间他看到美国衣阿华州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非常羡慕,就在苏联也开展了一场种植玉米的运动,可惜苏 联并不适合种植玉米,辛苦一场之后收效甚微,赫鲁晓夫也得了一个“玉米棒子”的戏称。结果虽然糟糕,但至少赫鲁晓夫振兴苏联农业的用意是对的,很可惜,以 后的苏联领导人没有一个能像他这样意识到苏联农业的危机——直到整个国家崩溃。

        1962年,卡尔采夫完成第一款独立设计的坦克T-62,该坦克装配有滑膛炮(这是世界坦克史上第一次使用滑膛炮而不是线膛炮)、红外夜视装备、椭圆型炮塔,后来也成为了苏军坦克主力和外贸的畅销武器,69年它还拜访过中苏边境的珍宝岛,最后被中国军队“热情招待”。1963年,莫洛佐夫打造的“划时代的坦克”T-64在赫鲁晓夫的强令下开始量产。在坦克设计阶段中莫洛佐夫一反苏联“渐进式”的路线,没有沿用任何已有的成熟技术,因为这款坦克的设计目标非常富有野心:必须是一种可以同时承担重型和中型坦克作战任务的“超级坦克”,性能要超过下塔吉尔的T-54/T-55/T-62以及当时所知道的全部东西方中型坦克,并且要确立别人在10年之内无法超越的技术优势。但越是先进高级的武器越脆弱,T-64在后来的战场中暴露了自动装弹机咬人、发动机寿命短等一系列问题,把苏军后勤部门折腾的焦头烂额。三年后,再也无法忍受T-64故障的苏联军方要求卡尔采夫对其进行改造,但曾经将T-54改为T-55的卡尔采夫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对“嚼别人剩的馍”毫无兴趣,他拿着军方给的“改造T-64”的资金,自顾自的开始秘密研发一种全新的坦克。

        1964年,一场政变把赫鲁晓夫推下了台。退休后的赫鲁晓夫每天依然准时早起去图书馆读书,每月依然按时缴纳党费,过上了一个普通老头的普通生活,他自己对待政敌的宽容态度最后回报在了自己身上。幸运的人。
        1971年,赫鲁晓夫去世,按照他的遗嘱,不愿葬在红场的墓地(因为那里有斯大林),而是葬在新圣女公墓,那里还安葬着普希金、契柯夫、果戈理、乌兰诺娃。赫鲁晓 夫生前还指定了自己的墓碑设计人——正是那位曾与他大吵一通的艺术家涅伊兹维斯内。涅伊兹维斯内接受了这一请求,唯一的条件是他得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别人 不得干涉。最后的赫鲁晓夫墓碑便是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交错砌成,上层还有一个头部雕像,有人说这代表了赫鲁晓夫毁誉参半的一生,也有人说这代表了赫鲁晓夫 黑白分明的政治魄力....一代领袖的是非功过,就任人评说吧。
        二战中苏联美国英国三巨头的合作本就是出于利益而不是情谊,战争一结束,新生的强国苏联和美国便开始各霸一方,正如丘吉尔所说:“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道铁幕已经在欧洲大陆上降下....”。二战结束,冷战登场。
        并不是所有的加盟共和国或民族都是心甘情愿的并入“苏维埃大家庭”的——至少车臣人就不是,他们一直和苏联的中央政权斗争,德国入侵苏联后,他们与德国人 合作,希望赶走“俄国佬”,结果红军赢得了这场战争,斯大林为了惩罚“投敌”的人,下令强制迁徙包括车臣在内的好几个少数民族,于是十万军队压向高加索, 把车臣民族整整四十万人押上了开往哈萨克斯坦的闷罐车,押车的士兵接到命令:车臣人走离铁轨五米之外,即可将之射杀。一路上饿死冻死的人不计其数,这个民 族的三分之一人口死于这次流放。很多被强制迁徙的少数民族慢慢习惯了当地的生活并融入了进去,但车臣人例外,他们是如此的高傲如此的不屈,不仅在许多年后 顽强的回到了家乡,还开始了复仇式的独立运动——这便是后来的俄罗斯车臣问题。
        1945年5月9日苏联红军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朱可夫将军骑着白马检阅三军,威风凛凛。但最精彩的不止于此,当苏军新式重型坦克“斯大林-3”(IS -3)型驶过阅兵场时,它低矮的外形、粗大的主炮、乌龟壳一样的炮塔,让全场惊叹——苏联的军事工业经过战争的洗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场的西方军事家 感到恐慌,因为这一坦克“领先西方整整十年”。这就是有名的“IS-3冲击”。从这时候起,苏联上万的装甲部队就成了西方的心病,整个冷战期间他们都在担 心:如果这数万钢铁洪流冲出边境杀往欧洲,自由世界的战士们如何抵挡呢?!
        1945年8月美国用B-29“空中堡垒”轰炸机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先前还叫嚣“一亿玉碎”的日本终于投降了。美国大使在面见斯大林的时候得意的宣 称他们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极为巨大”的炸弹,斯大林沉默不语,美国大使得意了:苏联不敢吭声了!在美国的“民主人士”们早就看不惯“极权主义”的苏联, 纷纷开始叫嚷要用原子弹消灭“野蛮黑暗的苏联”,甚至包括“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在内的一批科学家也建议美国政府“尽早”向苏联发动核攻击。

        1947年的一天,苏联,一位名叫德明的上校工程师闯进了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的绘图室,告诉他AK-47步枪(后来又称“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被定 为苏军制式装备。斯大林亲自为他颁发了15万卢布的奖金,当年卡拉什尼科夫才28岁。此后半个多世纪,AK-47成为了一个传奇,全世界共制造了超过一亿 支AK-47,平均每六个人就有一支。AK-47简单,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零件,拆卸只需三个步骤;AK-47可靠,泡在水里、埋在土里、没在泥浆里后仍 然可以使用,在泥泞潮湿的越南、在闷热如炉的非洲,它都能喷吐弹火;AK-47易操作,任何人只要一个小时的讲解就能学会使用它,即使是孩子——事实上, 在非洲孩子们确实在使用它。有六个国家把AK-47画在了国旗上,它是暴力与革命的象征,是苏制武器中的经典。
        同年,T-54中型坦克在哈尔科夫坦克工厂投产。二战中的明星坦克T-34的设计师科什金在1939年就患病逝世,他的助手莫洛佐夫继续在下塔吉尔带领设 计组,设计了T-54坦克,这一采用克里斯蒂悬挂和半圆形炮塔的坦克及后来的改进T-55外销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 59式坦克便是T-55的仿制。T-54/T-55参加了朝鲜战争、中东战争、越南战争,成为了红色阵营武器库里的重头戏。直到20世纪80年代,T- 55还在生产,总计5万辆。
        不久,首批生产型米格-15战斗机也交付苏联空军,这是苏联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与米格设计局的风光形成对比的是,苏霍伊设计局同一年由于多次实验失败 被强令解散,好在图波列夫收留了设计局的大部分工程师,保留了这一技术力量。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虽没有直接介入,但派出了大量的飞行员和米格-15战斗 机援助中国,使中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空军大国”。米格-15表现不俗,在鸭绿江上方形成了有名的“米格走廊”,美军轰炸机几乎不敢进入这个米格成群的狭 长地带。在米格-15出现之前,西方虽然惧怕苏联的陆军,但一直认为苏联空军只是二流水平,米格-15 在鸭绿江上空使美国空军在横扫欧洲后第一次遇到真正的挑战,使西方第一次认识到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从此,米格从二战前夕的一个小字辈一跃成为苏 联的战斗机之王,米格的名字和最先进的苏联战斗机连在了一起。
        苏联强大的重工业不断发力,在各个军事领域都赶上了美国。
        1949年,苏联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整个西方惊得下巴都掉了:一个刚刚被战火烧成重伤的国家却在战争结束后仅仅4年就研制成功了核弹!这里面有负 责苏联核武器研发的“克格勃鹰犬”贝利亚的功劳,也有美国曼哈顿计划中同情苏联的科学家的功劳——一对科学家夫妇向苏联透露核心情报而且分文不收,因为他 们觉得如果只有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它一定会胡作非为,但如果是两个国家则会形成制衡避免人类的灾难,历史证明这对夫妇是何等无私何等有远见,但美国当然不 能容忍这种“卖国”行为——这对夫妇后来被处以电刑。
        俄国佬有了核武器,美国佬当然坐卧不安,于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即“北约”,苏联针锋相对,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即“华约”,从此,世界分成了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各自携其盟友开始争霸。

        1953年3月6日,约瑟夫.斯大林逝世。
        斯大林绝对是苏联历届领导人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在长达二十七的掌权时间里,是他制造了大清洗、劳改营、无数的冤案并形成了苏联早期的高压体制,也是他带领 苏联从农业国跃变为了强大的工业国形成了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是他的错误判断和指挥使卫国战争初期的苏军蒙受了巨大损失,也是他提拔了朱可夫挽救了颓势赢得 了最后胜利。有人说他是杀人魔王,有人说他是铁腕领袖,那斯大林到底是什么?“评价一个人不应该看他的朋友说了什么,要看他的敌人说了什么”,而斯大林的 敌人当然要数一生致力于反苏事业的丘吉尔了,他在后来1959年斯大林80诞辰之际于下院发表的演说可算对斯大林的最难得的评价了:
        “对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约.维.斯大林。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 代的敬仰……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无比的力量。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领导人中,他仿佛是无与伦比的……他接受的是还 在使用木犁的俄罗斯,而他留下的却是装备了原子武器的俄罗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孤立,《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能有10万警察部队,但骄傲的德国人当然不甘此败,他们仍然秘密的培训军官、训练部队。训练步兵好 办,但空军、装甲部队的训练势必会引起英法等国的注意,所以只能找别的地方,找谁呢?德国把目光投向了当时同样被西方孤立的苏联,于是,苏德的秘密军事合 作开始了:德国可以在苏联培训战斗机飞行员和部分装甲部队,而苏联可以获得德国的部分重要军事技术。这一合作从1922年到1941年持续了近二十年。后 来的纳粹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就曾于20年代在苏联利佩茨克空军基地培训过,“闪击将军”古德里安也曾于1926年在苏联喀山用第一代坦克进行过机械化作战的 演练。那时谁会想到,这些曾在一起训练的德国和苏联军官们将来会兵戎相见,拼得你死我活。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同年苏联也趁乱入侵芬兰。正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让芬兰从沙俄独立,二十多年后,也是因为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的苏联却向芬兰伸 出了利爪,45万军队,2000多辆战车,1000多架飞机,最后被芬兰不足4万的国防军打得损失惨重。可见由于大清洗,苏军的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何种程 度。苏联在苏芬战争中的失败也极大的吊起了希特勒的味口:这么没有战斗力的巨人,不吃掉他岂不可惜?!
        纳粹狂人的上台也使原先还勉强的苏德关系变 得岌岌可危,苏联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军事工业加速了跳动的脉搏。1939年,苏霍伊实验设计局成立。1940年,“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设计局成立,简称 米格设计局,同年,KV-1重型坦克在列宁格勒开始生产,首批T-34新式中型坦克也在哈尔科夫下线。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20世纪人 类最大的悲剧上演——德国调动550万军队,近4000辆坦克,近5000架飞机对苏联发动闪电袭击,侵略大军兵分三路分别指向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 格勒。初期战局对苏联极为不利,德军的很多高级将领当初都在苏联学习进修过,对苏联的作战套路非常熟悉,再加上苏军本已虚弱,结果开战才几个月苏联就损失 了上百万军队和上万辆坦克,很多战斗机还没有升空就被炸毁在跑道上。乌克兰沦陷、白俄罗斯沦陷、西南沦陷....除了苏联,恐怕没有哪个国家能在承受这样巨大的损失后依然坚持抵抗。柯巴毕竟是柯巴,还是那么铁腕那么残酷。斯大林发布军令,军官必须枪毙 逃兵,制止部队溃散,而失职的军官要被枪毙;重新任用被冷遇的朱可夫,朱可夫也不负众望,守住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苏联在西部的大型工厂连设备到原料统统 迁移到乌拉尔山以东,这一人类史上空前的工业迁移使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最艰苦的时候也能从后方获得源源不断的武器。
        战争爆发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坦 克工厂迁往位于乌拉尔山脉的车里雅宾斯克,与当地的拖拉机厂等工厂合并为一个规模宏大的坦克制造厂,称为“坦克城”,在苏德战争期间,“坦克城”共生产 KV系列坦克上万辆,而迁往下塔吉尔的原哈尔科夫坦克工厂则生产T-34坦克超过4万辆,平均月产量超过一千辆。苏联的坦克设计简洁,制造上也采用了很多 新办法:炮塔采用浇筑工艺、装甲采用同样厚度的钢板、悬挂采用大直径负重轮,只为一个目的:加快生产速度、节省原材料。这一独特的武器设计思想挽救了苏 联,整个苏德战争苏联和德国的钢铁产量不分上下,但在坦克数量上,苏联远超过德国,因为德国的坦克工艺复杂、造型优美、理念先进,有非常多的优点但就是有 一个致命缺点——成本高昂,结果没有了生产数量上的优势,没有了坦克集群闪击战无法进行,而拥有大量“廉价”坦克的苏联却能成功实施其“大纵深战略”,最 终挽回败局。
        战争初期,德国生产马克四型坦克,苏联以T-34对决,德国再推出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苏联再以IS-2(斯大林-2型)坦克对决,德国终于 拿出了杀手 锏——虎王,苏联也毫不客气——IS-3(斯大林-3型)闪亮登场。凭借巨大的工业潜力,苏联的坦克从数量乃至质量都渐渐赶上和超过了德国。不光是坦克, 整个苏联军事工业都在战争中变得更为强大了。
        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苏军由被动转为主动。1944年苏军开始大反攻。1945年苏军攻克了柏林,5月7日,德国投降,在经历了1418个白天和黑夜之后,苏联终以巨大的代价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苏德战争是悲剧,而这出悲剧中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列宁格勒被围困的880天。1941年8月30日,德军从三个方向围住了列宁格勒,希特勒誓言要把这个城市 从地图上抹掉,他说:“应当用饥饿来扼杀这座城市。切断一切运输走廊,让老鼠都爬不进城去。对城市狂轰滥炸,不要吝惜弹药。这样,城市就会如同烂熟的果 子,完全溃败。”于是,重炮、轰炸机持续对城市轰击,大量房屋被摧毁,无家可归的人流落街头,粮仓被炸弹击中粮食被烧毁,煤、食物等资源也被切断,整个城 市280万人开始挨饿受冻,每人一天只能领到一小块肥皂锯末面做成的“面包”。饥饿是比战死更可怕的事。那年冬天,很多人靠在家里没有火的炉子边最后再也 没有睁开眼睛,大街上的行人面容消瘦,很多人还拖拽着自己饿死亲人的棺材在冰冻的路面上行进,路边往往蜷缩着很多父母被饿死的孤儿,他们也难逃冻死的命 运....
        列宁格勒里有一个家庭,父亲去参军,家里剩下妻子和两个孩子,结果两个孩子死了,妻子也饿死了,掘墓队在抬妻子尸体的时候丈夫回来了,他拿着拐杖赶走了抬 尸的人,抢回了妻子的尸体,回家后拿出藏着的一点荞麦熬成粥喂给妻子,妻子奇迹般的苏醒了过来,这对幸存的夫妇在战后又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冬天城市 东北部的拉多加湖结冻,列宁格勒终于通过冰上生命线获得了一点点可怜的给养,即使是这条细细的生命线,也要遭受德国轰炸机的狂轰滥炸....第二年开春, 为了预防瘟疫,饿着肚子的市民仍然得凿开河里的浮冰,清理河里、路边的尸体....1943年苏军反攻开始,列宁格勒终于解除了围困,这时城内只剩下了 56万人,是围困前的五分之一。
        整个苏德战争,苏联共伤亡270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平民。数字让人没有感觉,我们来看看赫鲁晓夫的回忆:乌克兰首都基辅曾修建了一个能容纳十万人的大剧 院,为示庆祝,发放了十万张免费门票给五万对夫妇,可就在剧院首开的前几天,战争爆发了,大剧院被炸毁。4年后战争结束,人们重建了大剧院,基辅市委提 议:当年的免费门票仍然可用!就在新剧院开演的当晚,人们激动的等待着,等待着这劫难后的重逢,最后只有六对、仅仅六对夫妇来到了剧场。剧场的工作人员连 同这六对幸存的夫妇都禁不住哭起来....
        “列宁”是笔名,俄语意思是“勒拿河上的人”,列宁的领导风格也像勒拿河一样,包容而灵活:在苏俄最艰难的几年里,他和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发生过很多次争论,但都仅限于政治分歧,争吵结束后他们仍然是战友;新经济政策的宽松也体现了列宁施政上的灵活。
        斯大林也有笔名——“柯巴”,意思是“钢”,一种极为坚硬的金属。

        列 宁逝世后,斯大林通过一系列明争暗斗将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布哈林、托洛茨基等人统统挤出了权利中心,成为了苏联的唯一最高领导人。1925年,斯大林 放弃新经济政策,开始了“农业集体化”:农民没有私产,全部归合作社即国家所有。这一政策被富农拒绝,很多村庄发生了暴动,斯大林竟然派出内务部(就是以 前的“契卡”,后来的“克格勃”)军队予以镇压,这一残酷的做法引起了布哈林等政治局很多人的反对,甚至包括斯大林的妻子。但柯巴就是柯巴,布哈林等一批 俄国革命的功臣被枪毙,连高层的反对声音都被掐断。不管是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还是推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对待反对声音一直都是激烈争论、耐心说服,但斯大林显 然没有如此的耐心,他的方法简单到了极点——从肉体上直接消灭反对者。
        1927年,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主席台上挂着大幅的苏联地图,报告 人每提到一项建设工程,在地图上相应的地点就会亮起一盏小灯。等到报告结束时,苏联地图上已经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灯光,一千多个亮点闪烁着,昔日“蛮国”不 仅要复苏,还要力图成为工业巨头!农业集体化政策积累的大量粮食开始不断出口换回机器、厂房、工业原料,贫瘠的土地上出现了一座座矿山、工厂、水电站,机 器的轰鸣代替了荒野的蟋蟀声,滚滚的的浓烟代替了凛冽的寒风,苏联开始了大踏步的工业建设。红十月拖拉机厂、第聂伯河水电站等大型工业项目在第一个五年计 划内完成,苏联开始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至此,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已经被彻底抛弃,苏联走上了一条高度集中式的重工业发展道路,一条不归路。
        在 苏联的工业大建设时期,由于受1929年经济大萧条影响,10万美国技术工人移民苏联,他们的到来,不仅提供了高价值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新技术,使 得苏联早期工业带上了美利坚的烙印。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美国工程师沃尔特·克里斯蒂设计的用于坦克的大直径负重轮弹簧悬挂系统,在美国被冷遇,却被苏联在 1931年买了两辆“T3克里斯蒂”坦克,开始津津有味的模仿研究。30年代的BT系列快速坦克,卫国战争中的T-34,乃至战后的T-55、T-62, 都是使用“克里斯蒂式”悬挂,苏联坦克将这一设计用了整整三十年。那时谁能想到:专心学习美国工业技术的“好学生”苏联会在二十年后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成为美利坚的一块心病。

        与工业建设同步进行的是斯大林的“大清洗”。斯大林参加革命期间曾五次遭叛徒出卖流放西伯利亚,险些丧命,从此变 得更加多疑,他掌权后,感到列宁还健在的老战友们威望很高会威胁到自己,于是先是在政治局,再在军队,最后在整个国家开始“肃反”,实际上是要清除所有对 自己有潜在威胁的“老革命”,这一肃反运动最后演变成了苏联历史上的一场灾难:数百万无辜的人被捕、被流放甚至被枪毙,很多人的亲戚朋友同事在一夜之间 “消失”,从此再不见踪影,无数的“政治犯”和他们的家人被关入劳改营(布哈林被枪毙后,他的妻子和孩子就被关进了劳改营)....劳改营里的生活极为悲 惨“在劳改营中,穿死人身上扒下的衣物,吃垃圾堆里捡来的食物,不断地唾骂自己揭发他人,最后依然劳苦冻饿而死,死无葬身之地”。
        贫苦出生的作家高尔基,曾被列宁称为“俄罗斯的良心”,他在30年代为了“反驳西方对苏联的污蔑“,“参观”了苏联的劳改营。劳改营的头头们接到提前通知 早已做好准备,把劳改营打扮的像个花园,高尔基“参观”完后准备离开时,一个被关押的可怜囚犯不顾危险将真相告诉了高尔基。但是,面对斯大林的强权,高尔 基最终也没敢向世人揭露劳改营里的黑暗。可见在那一段人人自危的时代,俄罗斯已经没有了良心。
        所幸人类还有良知,这一切都被勇敢的索尔任尼琴写在了《古拉格群岛》一书中,历史终于没有被彻底的遮盖。
        肃反运动最可怕的时候,某天,斯大林和几位政治局委员在后花园休息,为哪颗是天狼星争论起来。有人建议给天文台打电话问问清楚,不料经过大清洗,天文台只剩下了克格勃派去的值班军官。 于是赶忙去一位软禁在家的老专家的家中咨询,老专家半夜见到克格勃的车子出现,以为自己大限已到,为免受辱,当场自杀。折腾了半宿克格勃军官才打听清楚,连忙打电话到克里姆林 宫。接电话的人说道:不必要知道了,斯大林同志早睡觉了。这个令人齿寒的故事其真实性已不可考,但从《古拉格群岛》里的事例比照来看,真实的肃反恐怖比起这个故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苏 联著名的将军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是红军机械化理论的创始人,其机械化作战思想比法国的戴高乐、德国的古德里安实践得更早,但因为他是列宁时代的“重丞”又 掌握着部分军队,所以被无情的“清洗”掉了,同时被清洗的还有军队中的很多高中层干部,斯大林这一自毁长城的做法直接削弱了红军的指挥作战能力,并为后来 的历史悲剧开了一个头。

        1935年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访问苏联,他带着对美好新社会的憧憬而来,却失望而归,苏联远不是他说想象的那个 “人人平等”的理想国,个人崇拜、权利集中、高压政策乃至官僚主义(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农庄》是当时苏联政治最辛辣的讽刺),这些现象让理 想主义的罗曼罗兰感到很痛心。他把访苏期间的见闻心得都写在了《莫斯科日记》里,但作家毕竟还是坚信——随着苏联的发展那些负面现象会很快消失,所以为了 不让自己的文章被反苏力量利用来攻击苏联,罗曼罗兰封存了自己的书,要求在50年后才能发表。
        战时共产主义、余粮征集制,这些毕竟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在苏俄政府内部却有人认为在“实现全世界革命胜利”之前,战时共产主义应该继续下去;但列宁的观点要实际得多:要先在一国建成“苏维埃加全国电气化”的新国家。
        1921 年,苏俄开始“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 家。这些“激进”政策起初受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毫无疑问,任何新政都会遭到反对,这几乎是一个历史公式,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 射,当然还有帝俄时代彼得大帝的欧化改革),但最后还是持续了下去,并带来了俄国经济的全面复苏。
        同年,23岁的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他原先是 想帮助苏俄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量事实使他更为饥荒所引起的灾难而震惊。他立刻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 销售。这件事被列宁知道了,于是他热情的邀请哈默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用英语同哈默交谈,对哈默说:“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 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说到 这里,列宁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科学美国人》杂志,一边翻着一边说道:“瞧!这是你们人民作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 来替代人的双手。”
        当 时的苏俄正尝试着建设一个全新制度的国家,这当然让英法等旧时代欧洲强国感到不舒服,但那时的美国正处于工业高速发展思想迅速更新的时期,像个孩童一样对 苏俄的新制度非常好奇,同时也看到了很多新的商机,便开始了与苏俄的频繁接触。不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 他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苏的老头子,终于听从了哈默的建议,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 其他的公司也一拥而上。后来,老福特还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工厂。尽管他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也许正是美国人这一“政治观点不 同,买卖照做”的开明思想,成就了美国20世纪初的经济腾飞,同时也帮助了困难时期的苏俄。
        新经济政策使一战后重伤的俄国恢复了元气,过去贫弱的农奴国家开始出现繁荣的新气象。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一个新兴的“红色帝国”出现在了欧亚大陆上。

        同年,图波列夫实验设计局成立,这个当时的小设计局后来成为了苏联大型飞机的摇篮。

        1924年1月21日晚8时,列宁逝世。23日下午,成千上万悲痛欲绝的人们久久的聚集在哥尔克至莫斯科铁路沿线,默默护送列宁的灵柩运回莫斯科。列宁的 灵柩安放在莫斯科工会大厦圆柱大厅。一连四天不分昼夜,上百万人川流不息涌向工会大厦,向列宁作最后的告别。
        列宁逝世前曾断断续续的口述了《给代表大会的信》(即后来著名的“列宁遗嘱”),谈 了他对当时苏维埃中央各领导人的看法:“....托洛茨基同志,正像他在交通人民委员部问题上进行斗争所证明的那样,不仅具有卓越的才能 ,也许他还是现在中央最能干的人。但他过分自负,过分热衷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同志,1917年月10月反对武装起义不是偶 然的,但是这种事情也可以少归罪于他们个人,正如非布尔什维克主义可以少归罪于托洛茨基一样....布哈林同志是党的理论家,是全党最喜欢的人物。但他的 观点里面有一种烦琐哲学的东西(他从来没有学过辩证法)....”
        列宁遗嘱中对斯大林的评价最为经典:“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 间....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 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这个人在其他方面同斯大林一样,只要有一点强过于他,就是更耐心、更忠顺、更和蔼、更关心同志,少任性....斯 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利,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利,我没有把握....”,列宁看人之准确,令人惊讶,之后苏联三十年的历史几乎是严 丝合缝的证明了列宁对斯大林的这一评价。可惜当时几乎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设想如果那时的布尔什维克中央听从了列宁的临终建议,不让斯大林成为权利中心,苏联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呢?还会有大清洗吗?还会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吗?还会有苏德战争吗?还会有美苏争霸吗?这些都无从知道了,毕竟历史不接受假设。
        列 宁在遗嘱中把可能的接班人都点了名,列了优缺点,但却没有指定谁来做。一个上亿人口、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未来究竟应该交给谁,即使英明如列宁也 无法决定,也可能他是想让几个人同时执掌苏联领导大权,这样可以避免政策偏激,也符合苏维埃的基本精神,但这一“三驾马车"有个致命缺陷:拉车的并不都是 马——里面还藏了一只强壮凶狠的狮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联军抵抗着骁勇善战的普鲁士人,渐渐感到不支,便怂恿尼古拉二世统治下的俄国向德国的东线进攻,以缓解东线的压力。俄国人也真厚道,说上就上,大举入侵东普鲁士,起初还连战连捷,但很快德皇派鲁登道夫负责东普鲁士战区。鲁登道夫不愧是沙场老将,他巧妙利用东普鲁士地区发达的铁路系统调兵遣将,利用部队的机动性打击俄军,以少于敌人的兵力打得俄国人死伤重重。
        整 个一战俄国人的战绩很差,伤亡数字却很“耀眼”——三百一十万,毫无疑问的第一名。俄国陈旧的农奴体系支撑不住零星而脆弱的工业,自然难以将战争持续下 去,尤其到了后期,由于给养武器不足,前线的士兵大量冻死饿死,经常是几个士兵使用一条枪。仗已经打到这份上,沙皇却还不知道收手,看来需要人“提醒”一 下他,于是1917年连续爆发了两场革命,第二场便是翻开俄国历史新一页的十月革命。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十月革命“像暴风雨一样”的快速,的确,从 表面上看来,列宁返回圣彼得堡、组织赤卫队、攻打冬宫只是几个月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十月革命的真正功夫不是下在攻打冬宫上,而是之后的对内对外政策上。迅 速上台的新政权根基还不稳固,如果不能迅速站住脚,很可能会被别的“群雄”给“逐鹿”了,就像刚倒台的克伦斯基政府一样。正像电影里列宁说的:“现在(革 命前)我们没有时间睡觉,还有很多事要做....等到革命胜利了,那就——那就更没有时间睡觉了”。

        新政权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停止战争——因为这也是革命爆发的初衷之一,所以1918年3月列宁先派托洛茨基,而后改派契切林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 约》,答应赔款60亿马克并割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这份苛刻的和约很有“丧权辱国”之嫌,俄罗斯帝国向来是割别人的地(不然哪儿来那么大的领土)、收别人 的赔款,这次轮到自己吐血,当然不情愿,所以即使在布尔什维克内部反对的声音也很大。列宁费了很大劲才说服了大部分人,还撤换了“拒签”的托洛茨基改派别 人才最终签署了这一和约。
        刚 忍痛割肉换来短暂平静,马上又来了新麻烦:欧洲十多个国家联合起来武装干涉苏俄,并对俄国实施物资封锁,同时苏俄国内也出现了大批叛军,就是所谓的“白卫 军”。在力主打压俄国革命的欧洲政客里,便有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他几乎一生都敌视苏联,也可算得上是“铁杆对手”了。
        为了打垮敌 对武装,托洛茨基领头建立了红军。打仗必然消耗大量的粮食,而欧洲国家的经济封锁使本已贫瘠的俄国出现了饥荒,圣彼得堡开始实行食品定量配给,即使是列宁 一天也只能领到八分之一磅的黑面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农民的余粮一粒不剩的被强制征走,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开始出现,反对派的活动开始频繁,1918 年列宁遇刺是这一动荡时期最严重的事件,为了应对这一不利局面,“全俄肃反委员会”成立了,简称"契卡“,后来演变成了大名鼑鼑的”克格勃“。契卡的第一 任主席是捷尔任斯基,就是那个电影里审问人时大声说“看着我的眼睛!”的那位同志,他也是克格勃历届主席里唯一一位“善终”的,其他的继任者下台后往往不是 枪毙就是监禁。可见克格勃从始至终就是个危险的组织。契卡为了断绝反动分子重拥沙皇上台的计划,迅速枪决了沙皇一家,尸体焚烧后掩埋,而后大批搜捕反对分 子。
        斯大林被委派驻防俄国南部工业城市察里津,他以铁腕稳定了城内局势并挡住了白卫军的入侵图谋,此一役,斯大林开始受到中央的赏识,他也开始渐渐靠近苏俄的权利中心。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他与苏俄签署的《布列斯特和约》自然废弃,列宁只是在地图上画了个饼就骗得德国佬停止了战争行动为苏俄赢得了时间。1920年底,新组建的红军挡住了外部武装的压力,甚至一度将战线推出了国境,俄国的内外局势渐渐好转。

        1917 至1920的几年里,苏俄承受了巨大的内外压力,最终通过一系列非常手段熬过了这一艰难时期,重新站住了脚,到此,十月革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四十 年后,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格医生》揭露了革命期间那些黑暗而冷酷的事情,在苏联曾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这打破了他们“光荣而伟大的十月革命”的传 统观念。但那种传统观念实在太理想化了,革命终究是一场巨大的暴力运动,像火山一样,一旦喷发就必会以凶猛甚至残酷的力量席卷一切;甚至是俄国本身,也 从一只受伤土狼变成了后来的凶暴北极熊。
        13年前,就是1995年秋,我在家乡偏僻小城的书亭里发现了一套两本的《莫斯科落日》,那是写苏联解体的纪实体小说,当时没买,因为一套三十多元,那时 算是很贵了。站在我旁边的父亲洞察一切,几个星期后我上街有事,父亲说那套书你喜欢就买吧多学知识应该的再说我已经帮你把价钱讲下来了你去了直接说二十六 吧。于是我再次路过那家书亭,买下了那套书。一个初三学生对一段“偏僻”的历史如此感兴趣,我自己都觉得奇怪。
        很多人都爱看《三国演义》,但讲三国历史的中学历史教材又有谁爱看呢?教科书上的历史是死的,而小说里的历史是活的,只有活的东西才能吸引人。但小说的缺点是失真,所以我并不打算写小说,而只希望能写出活的历史。

                                                                                                                                     2008年1月1日 家中

关于存档

This page is a archive of entries in the 红色帝国 category from 01 % Y.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存档 to find all content.

红色帝国: 01 2008每月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