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帝国》 第二章 伟人的绝响

        战时共产主义、余粮征集制,这些毕竟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在苏俄政府内部却有人认为在“实现全世界革命胜利”之前,战时共产主义应该继续下去;但列宁的观点要实际得多:要先在一国建成“苏维埃加全国电气化”的新国家。
        1921 年,苏俄开始“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 家。这些“激进”政策起初受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毫无疑问,任何新政都会遭到反对,这几乎是一个历史公式,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商鞅变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 射,当然还有帝俄时代彼得大帝的欧化改革),但最后还是持续了下去,并带来了俄国经济的全面复苏。
        同年,23岁的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他原先是 想帮助苏俄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量事实使他更为饥荒所引起的灾难而震惊。他立刻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 销售。这件事被列宁知道了,于是他热情的邀请哈默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用英语同哈默交谈,对哈默说:“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 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说到 这里,列宁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科学美国人》杂志,一边翻着一边说道:“瞧!这是你们人民作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 来替代人的双手。”
        当 时的苏俄正尝试着建设一个全新制度的国家,这当然让英法等旧时代欧洲强国感到不舒服,但那时的美国正处于工业高速发展思想迅速更新的时期,像个孩童一样对 苏俄的新制度非常好奇,同时也看到了很多新的商机,便开始了与苏俄的频繁接触。不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 他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苏的老头子,终于听从了哈默的建议,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 其他的公司也一拥而上。后来,老福特还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工厂。尽管他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也许正是美国人这一“政治观点不 同,买卖照做”的开明思想,成就了美国20世纪初的经济腾飞,同时也帮助了困难时期的苏俄。
        新经济政策使一战后重伤的俄国恢复了元气,过去贫弱的农奴国家开始出现繁荣的新气象。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一个新兴的“红色帝国”出现在了欧亚大陆上。

        同年,图波列夫实验设计局成立,这个当时的小设计局后来成为了苏联大型飞机的摇篮。

        1924年1月21日晚8时,列宁逝世。23日下午,成千上万悲痛欲绝的人们久久的聚集在哥尔克至莫斯科铁路沿线,默默护送列宁的灵柩运回莫斯科。列宁的 灵柩安放在莫斯科工会大厦圆柱大厅。一连四天不分昼夜,上百万人川流不息涌向工会大厦,向列宁作最后的告别。
        列宁逝世前曾断断续续的口述了《给代表大会的信》(即后来著名的“列宁遗嘱”),谈 了他对当时苏维埃中央各领导人的看法:“....托洛茨基同志,正像他在交通人民委员部问题上进行斗争所证明的那样,不仅具有卓越的才能 ,也许他还是现在中央最能干的人。但他过分自负,过分热衷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同志,1917年月10月反对武装起义不是偶 然的,但是这种事情也可以少归罪于他们个人,正如非布尔什维克主义可以少归罪于托洛茨基一样....布哈林同志是党的理论家,是全党最喜欢的人物。但他的 观点里面有一种烦琐哲学的东西(他从来没有学过辩证法)....”
        列宁遗嘱中对斯大林的评价最为经典:“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 间....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 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这个人在其他方面同斯大林一样,只要有一点强过于他,就是更耐心、更忠顺、更和蔼、更关心同志,少任性....斯 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利,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利,我没有把握....”,列宁看人之准确,令人惊讶,之后苏联三十年的历史几乎是严 丝合缝的证明了列宁对斯大林的这一评价。可惜当时几乎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设想如果那时的布尔什维克中央听从了列宁的临终建议,不让斯大林成为权利中心,苏联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呢?还会有大清洗吗?还会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吗?还会有苏德战争吗?还会有美苏争霸吗?这些都无从知道了,毕竟历史不接受假设。
        列 宁在遗嘱中把可能的接班人都点了名,列了优缺点,但却没有指定谁来做。一个上亿人口、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未来究竟应该交给谁,即使英明如列宁也 无法决定,也可能他是想让几个人同时执掌苏联领导大权,这样可以避免政策偏激,也符合苏维埃的基本精神,但这一“三驾马车"有个致命缺陷:拉车的并不都是 马——里面还藏了一只强壮凶狠的狮子。

相关文章

分类

留言:

关于文章

This page contains a single entry by DongHao published on 01 4, 2008 10:08 AM.

《红色帝国》 第一章 俄历十月 was the previous entry in this blog.

《红色帝国》 第三章 钢 is the next entry in this blog.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存档 to find all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