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帝国》 第五章 铁幕

        二战中苏联美国英国三巨头的合作本就是出于利益而不是情谊,战争一结束,新生的强国苏联和美国便开始各霸一方,正如丘吉尔所说:“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道铁幕已经在欧洲大陆上降下....”。二战结束,冷战登场。
        并不是所有的加盟共和国或民族都是心甘情愿的并入“苏维埃大家庭”的——至少车臣人就不是,他们一直和苏联的中央政权斗争,德国入侵苏联后,他们与德国人 合作,希望赶走“俄国佬”,结果红军赢得了这场战争,斯大林为了惩罚“投敌”的人,下令强制迁徙包括车臣在内的好几个少数民族,于是十万军队压向高加索, 把车臣民族整整四十万人押上了开往哈萨克斯坦的闷罐车,押车的士兵接到命令:车臣人走离铁轨五米之外,即可将之射杀。一路上饿死冻死的人不计其数,这个民 族的三分之一人口死于这次流放。很多被强制迁徙的少数民族慢慢习惯了当地的生活并融入了进去,但车臣人例外,他们是如此的高傲如此的不屈,不仅在许多年后 顽强的回到了家乡,还开始了复仇式的独立运动——这便是后来的俄罗斯车臣问题。
        1945年5月9日苏联红军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朱可夫将军骑着白马检阅三军,威风凛凛。但最精彩的不止于此,当苏军新式重型坦克“斯大林-3”(IS -3)型驶过阅兵场时,它低矮的外形、粗大的主炮、乌龟壳一样的炮塔,让全场惊叹——苏联的军事工业经过战争的洗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场的西方军事家 感到恐慌,因为这一坦克“领先西方整整十年”。这就是有名的“IS-3冲击”。从这时候起,苏联上万的装甲部队就成了西方的心病,整个冷战期间他们都在担 心:如果这数万钢铁洪流冲出边境杀往欧洲,自由世界的战士们如何抵挡呢?!
        1945年8月美国用B-29“空中堡垒”轰炸机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先前还叫嚣“一亿玉碎”的日本终于投降了。美国大使在面见斯大林的时候得意的宣 称他们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极为巨大”的炸弹,斯大林沉默不语,美国大使得意了:苏联不敢吭声了!在美国的“民主人士”们早就看不惯“极权主义”的苏联, 纷纷开始叫嚷要用原子弹消灭“野蛮黑暗的苏联”,甚至包括“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在内的一批科学家也建议美国政府“尽早”向苏联发动核攻击。

        1947年的一天,苏联,一位名叫德明的上校工程师闯进了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的绘图室,告诉他AK-47步枪(后来又称“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被定 为苏军制式装备。斯大林亲自为他颁发了15万卢布的奖金,当年卡拉什尼科夫才28岁。此后半个多世纪,AK-47成为了一个传奇,全世界共制造了超过一亿 支AK-47,平均每六个人就有一支。AK-47简单,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零件,拆卸只需三个步骤;AK-47可靠,泡在水里、埋在土里、没在泥浆里后仍 然可以使用,在泥泞潮湿的越南、在闷热如炉的非洲,它都能喷吐弹火;AK-47易操作,任何人只要一个小时的讲解就能学会使用它,即使是孩子——事实上, 在非洲孩子们确实在使用它。有六个国家把AK-47画在了国旗上,它是暴力与革命的象征,是苏制武器中的经典。
        同年,T-54中型坦克在哈尔科夫坦克工厂投产。二战中的明星坦克T-34的设计师科什金在1939年就患病逝世,他的助手莫洛佐夫继续在下塔吉尔带领设 计组,设计了T-54坦克,这一采用克里斯蒂悬挂和半圆形炮塔的坦克及后来的改进T-55外销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 59式坦克便是T-55的仿制。T-54/T-55参加了朝鲜战争、中东战争、越南战争,成为了红色阵营武器库里的重头戏。直到20世纪80年代,T- 55还在生产,总计5万辆。
        不久,首批生产型米格-15战斗机也交付苏联空军,这是苏联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与米格设计局的风光形成对比的是,苏霍伊设计局同一年由于多次实验失败 被强令解散,好在图波列夫收留了设计局的大部分工程师,保留了这一技术力量。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虽没有直接介入,但派出了大量的飞行员和米格-15战斗 机援助中国,使中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空军大国”。米格-15表现不俗,在鸭绿江上方形成了有名的“米格走廊”,美军轰炸机几乎不敢进入这个米格成群的狭 长地带。在米格-15出现之前,西方虽然惧怕苏联的陆军,但一直认为苏联空军只是二流水平,米格-15 在鸭绿江上空使美国空军在横扫欧洲后第一次遇到真正的挑战,使西方第一次认识到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从此,米格从二战前夕的一个小字辈一跃成为苏 联的战斗机之王,米格的名字和最先进的苏联战斗机连在了一起。
        苏联强大的重工业不断发力,在各个军事领域都赶上了美国。
        1949年,苏联试爆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整个西方惊得下巴都掉了:一个刚刚被战火烧成重伤的国家却在战争结束后仅仅4年就研制成功了核弹!这里面有负 责苏联核武器研发的“克格勃鹰犬”贝利亚的功劳,也有美国曼哈顿计划中同情苏联的科学家的功劳——一对科学家夫妇向苏联透露核心情报而且分文不收,因为他 们觉得如果只有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它一定会胡作非为,但如果是两个国家则会形成制衡避免人类的灾难,历史证明这对夫妇是何等无私何等有远见,但美国当然不 能容忍这种“卖国”行为——这对夫妇后来被处以电刑。
        俄国佬有了核武器,美国佬当然坐卧不安,于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即“北约”,苏联针锋相对,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即“华约”,从此,世界分成了东方阵营与西方阵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各自携其盟友开始争霸。

        1953年3月6日,约瑟夫.斯大林逝世。
        斯大林绝对是苏联历届领导人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在长达二十七的掌权时间里,是他制造了大清洗、劳改营、无数的冤案并形成了苏联早期的高压体制,也是他带领 苏联从农业国跃变为了强大的工业国形成了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是他的错误判断和指挥使卫国战争初期的苏军蒙受了巨大损失,也是他提拔了朱可夫挽救了颓势赢得 了最后胜利。有人说他是杀人魔王,有人说他是铁腕领袖,那斯大林到底是什么?“评价一个人不应该看他的朋友说了什么,要看他的敌人说了什么”,而斯大林的 敌人当然要数一生致力于反苏事业的丘吉尔了,他在后来1959年斯大林80诞辰之际于下院发表的演说可算对斯大林的最难得的评价了:
        “对俄罗斯万幸的是,在她经受艰难考验的年代里,领导她的是天才而且坚韧不拔的统帅约.维.斯大林。他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 代的敬仰……他的著作有一股磅礴无比的力量。这股力量在斯大林身上是如此巨大,以至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的领导人中,他仿佛是无与伦比的……他接受的是还 在使用木犁的俄罗斯,而他留下的却是装备了原子武器的俄罗斯。”

相关文章

分类

留言:

关于文章

This page contains a single entry by DongHao published on 01 10, 2008 1:12 PM.

《红色帝国》 第四章 世纪的悲剧 was the previous entry in this blog.

《红色帝国》 第六章 黑与白 is the next entry in this blog.

Find recent content on the main index or look in the 存档 to find all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