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Hao: 12 2007存档
php可以通过dba_open系列函数直接操作4.x版本的berkeleydb数据文件。昨天发现在dba_insert的时候php报出了
Segmentation fault
的错误,当时bdb文件已经3G多了。先怀疑是bdb有大小限制,可我们用的是64位系统啊。于是改用c来操作bdb,写了11G的bdb文件都没有问题,最后才确认:装的php是32位下编译的php,它能顺利的在64位系统下直接运行,但写库就不能太大了,理论上来说不能超过4G,至于为什么3G就不行了,可能bdb的寻址有特殊要求吧。
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按key哈希开,分成16个bdb来存数据,这样单个文件就不会超过3G了。
今年八月俄罗斯恢复了战略轰炸机巡航,当时就有美国将军声称此举会让俄军仅剩的老爷轰炸机们彻底报废,现在果不其然:俄军因为轰炸机的发动机老化问题可能会在明年停止巡航。可怜的熊,刚出完风头就感冒了。
图-95使用的HK-12MB涡桨发动机30年前就停产了,发动机的日常维护根本无法进行,而较新的机型如图-160,其对应的发动机企业也“收工”了。 苏联解体后几乎所有的军工企业都凋萎,人才流失、设备老化,不复当年盛况,如果要拯救它们,那可比战略巡航要麻烦多了。可偏偏军事行动必须以军事工业为支 撑,如此不济的军工业,当然带来了如此勉强的“巡航”,连巡航都这么艰难,俄罗斯的战略轰炸能力恐怕更被西方鄙视。从某种角度来说,普京这次下令恢复轰炸 机值班有点“杀鸡取卵”的味道,不,是“杀机取卵”。
不过我倒不像那几个俄国将军那么悲观,现在俄罗斯航空业靠着滚滚而来的外贸合同大有复兴之势,何况航空发动机本来就是俄国人的强项,实在不行就先用别的涡 桨发动机顶一顶,或者干脆淘汰图-95,换装清一色的图-22,也并非不可能。从来就没有技术问题,都是钱的问题,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石油涨价带来 的巨额外汇,在不久的将来“发动机老化”这种小问题将不会再是困扰。
图-95使用的HK-12MB涡桨发动机30年前就停产了,发动机的日常维护根本无法进行,而较新的机型如图-160,其对应的发动机企业也“收工”了。 苏联解体后几乎所有的军工企业都凋萎,人才流失、设备老化,不复当年盛况,如果要拯救它们,那可比战略巡航要麻烦多了。可偏偏军事行动必须以军事工业为支 撑,如此不济的军工业,当然带来了如此勉强的“巡航”,连巡航都这么艰难,俄罗斯的战略轰炸能力恐怕更被西方鄙视。从某种角度来说,普京这次下令恢复轰炸 机值班有点“杀鸡取卵”的味道,不,是“杀机取卵”。
不过我倒不像那几个俄国将军那么悲观,现在俄罗斯航空业靠着滚滚而来的外贸合同大有复兴之势,何况航空发动机本来就是俄国人的强项,实在不行就先用别的涡 桨发动机顶一顶,或者干脆淘汰图-95,换装清一色的图-22,也并非不可能。从来就没有技术问题,都是钱的问题,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石油涨价带来 的巨额外汇,在不久的将来“发动机老化”这种小问题将不会再是困扰。
大三下学期的那个暑假所有化学专业的学生都要拉到燕山石化去实习,名为实习,实际上只是一个星期的“参观”而已。某天的早上,几辆比较崭新的大巴载着我们出发了,比起军训时拉人的那几辆破旧公交车,这次算得上高待遇了。
燕山石化和贵州钢绳厂一样都是三线建设时期兴建的大型企业,所以很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各种厂房、输油管、蒸馏塔都紧贴着山脚,这样即使受到 核攻击,群山也能阻挡住大部分爆炸冲击以及其后的辐射尘埃。我们住的地方是以前的职工宿舍,有点破旧,毕竟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房间里的窗子都安着铁纱 窗,放着几个上下铺,和学校宿舍属于一个模式。食堂的伙食量很大,大块大块的黑色的肉——估计是烧过头了,不过我们是不在乎这些的,量大就行,照样大嚼大 咬。实习费用是每人50元,一星期早中晚这样的伙食,我们赚了。
接下来的几天是听厂里的工程师讲解和实地参观(其实更像游玩)。我发现这里和钢绳厂非常之像:工厂、铁路、职工宿舍、学校、医院、菜场甚至电影院,几乎是 个独立的小城市,这就是“分散”,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体,面对战争时才有足够的生存能力。三线企业不仅是工业力量的象征,也是国家民族对战争威胁 的有力还应——就算打核大战,我们照样生产生活生孩子!实习的最后一天是听厂里的副书记做报告,这个副书记估计是从普通工人干起的,一点没架子也不打官 腔,说话挺实在,燕山石化的历史乃至现实困难他一点也不掖着:“很多同学可能觉得燕山石化的地址选得太偏了,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这里已经很中心了,要让你 们选的话,没准儿还不如这儿呢!(哄堂大笑)”。三线建设虽是时代产物,但它毕竟带动了偏远地区的工业发展,否则,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会更加严重。
当初知道自己要去大学读化学专业时就有些担心:化学学完了就是搞化工,化工的工作难找,就算找到,也是和危险的化学原料打交道,何况化工企业普遍不景气。 父母就劝我,也不是所有的化工厂都差,燕山石化就很先进效益很好的。我听了觉得也是,发达地区应该跟家乡不一样的。但四年多以后,现实不幸被当年那个傻小 子给言中了,而且不只化工,所有行业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当时燕山石化给化学系毕业生的工资承诺是本科生1200、研究生1500,去的人自然是寥寥。
我还是感谢那次实习,我又看到了一个和家乡如此相似的环境:高耸的群山、巨大的厂房、栉次鳞比的居民楼,又看到了一个过去时代的工程奇迹。
燕山石化和贵州钢绳厂一样都是三线建设时期兴建的大型企业,所以很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各种厂房、输油管、蒸馏塔都紧贴着山脚,这样即使受到 核攻击,群山也能阻挡住大部分爆炸冲击以及其后的辐射尘埃。我们住的地方是以前的职工宿舍,有点破旧,毕竟是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房间里的窗子都安着铁纱 窗,放着几个上下铺,和学校宿舍属于一个模式。食堂的伙食量很大,大块大块的黑色的肉——估计是烧过头了,不过我们是不在乎这些的,量大就行,照样大嚼大 咬。实习费用是每人50元,一星期早中晚这样的伙食,我们赚了。
接下来的几天是听厂里的工程师讲解和实地参观(其实更像游玩)。我发现这里和钢绳厂非常之像:工厂、铁路、职工宿舍、学校、医院、菜场甚至电影院,几乎是 个独立的小城市,这就是“分散”,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体,面对战争时才有足够的生存能力。三线企业不仅是工业力量的象征,也是国家民族对战争威胁 的有力还应——就算打核大战,我们照样生产生活生孩子!实习的最后一天是听厂里的副书记做报告,这个副书记估计是从普通工人干起的,一点没架子也不打官 腔,说话挺实在,燕山石化的历史乃至现实困难他一点也不掖着:“很多同学可能觉得燕山石化的地址选得太偏了,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这里已经很中心了,要让你 们选的话,没准儿还不如这儿呢!(哄堂大笑)”。三线建设虽是时代产物,但它毕竟带动了偏远地区的工业发展,否则,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会更加严重。
当初知道自己要去大学读化学专业时就有些担心:化学学完了就是搞化工,化工的工作难找,就算找到,也是和危险的化学原料打交道,何况化工企业普遍不景气。 父母就劝我,也不是所有的化工厂都差,燕山石化就很先进效益很好的。我听了觉得也是,发达地区应该跟家乡不一样的。但四年多以后,现实不幸被当年那个傻小 子给言中了,而且不只化工,所有行业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当时燕山石化给化学系毕业生的工资承诺是本科生1200、研究生1500,去的人自然是寥寥。
我还是感谢那次实习,我又看到了一个和家乡如此相似的环境:高耸的群山、巨大的厂房、栉次鳞比的居民楼,又看到了一个过去时代的工程奇迹。
记得大一刚进学校没多久(1999年9月初),某天出寝室就在楼下看见老生们摆摊卖旧书,我当然没有放过这个好机会(以前在家乡没那么容易看到如此对味口
的旧书摊),买了一套三本《高等数学(B类)》,每本2元,“打折”后共5.5元;还买了一本蓝皮的讲汇编语言的书,大约是5元。这也是我到北京后第一次
买书。那本蓝皮《汇编》后来卖掉了,而经典至极的B类《高数》则跟随了我整整8年,现在就在我右手边的书柜上,去年研究傅立叶变换的时候还又翻了几遍。
后来很多很多教材都是在老生们的旧书摊上买的,那本清华大学著名的黄皮本《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便是2000年6月25日花2元买的,同一天还花4元买了《线性代数》,别以为是我记性好,书上我写着购买信息呢。
大一上的“无机化学”学得极为吃力,正在这时,同学告诉我:下学期的有机化学是由化学院号称“魔女”的裴伟伟执教,之所以称“魔女”,是因为她曾经让半数 的学生期中考试挂掉....我听了吓得要死,觉得自己怕是过不了这关了,所以第二个学期我去买《有机化学》上下册的时候(当时好像是一本30多)只买了上 册....是不是有点视死如归的感觉?但命运就是这么有趣:“魔女”讲的课是我四年学化学听得最入心的,我的“有机”没有挂科,更加有趣的是,那学期结束 的时候,我在学一门口(就是2000年6月)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有机化学》下册,我问卖书的老生:“多少钱?”,心想只要低于30我就划算了,他非常潇 洒的回答我:“不要钱,拿去吧”,“不好吧....”,“没关系,拿去吧”,最后我是拿了《有机化学》和一本读者,共2元。那2元是买读者的。两本又厚又 大的《有机》都在考研完后送给继续学环境化学的同学了,我嘛,已经不需要再学化学了。我改专业后,《离散数学》三本、《编译原理》等还都是来自旧书摊。
我就是靠着这些“廉价”的旧书学了高数、学了线代、学了概率、学了化学、然后忘掉化学又学了计算机,不可想象没有这些“老战友”我会是什么样。我愈加相信老培的话——“知识就是力量”。
本科期间我也摆过摊卖过旧书,而且是好几次。我现在唯一后悔的就是卖得贵了些,另外,我那本《数学手册》卖了太可惜了,我现在想看啊。
在厦门读书的表弟说现在一本《生物化学》就200多元,因为是所谓的“国外教材”(其实比国内教材高级不到哪儿去),其它的书也是动辄上百。唉,虽说知识是无价的,可是这么贵的书,知识又怎么能广传呢?
我的老战友们
后来很多很多教材都是在老生们的旧书摊上买的,那本清华大学著名的黄皮本《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便是2000年6月25日花2元买的,同一天还花4元买了《线性代数》,别以为是我记性好,书上我写着购买信息呢。
大一上的“无机化学”学得极为吃力,正在这时,同学告诉我:下学期的有机化学是由化学院号称“魔女”的裴伟伟执教,之所以称“魔女”,是因为她曾经让半数 的学生期中考试挂掉....我听了吓得要死,觉得自己怕是过不了这关了,所以第二个学期我去买《有机化学》上下册的时候(当时好像是一本30多)只买了上 册....是不是有点视死如归的感觉?但命运就是这么有趣:“魔女”讲的课是我四年学化学听得最入心的,我的“有机”没有挂科,更加有趣的是,那学期结束 的时候,我在学一门口(就是2000年6月)旧书摊上发现了一本《有机化学》下册,我问卖书的老生:“多少钱?”,心想只要低于30我就划算了,他非常潇 洒的回答我:“不要钱,拿去吧”,“不好吧....”,“没关系,拿去吧”,最后我是拿了《有机化学》和一本读者,共2元。那2元是买读者的。两本又厚又 大的《有机》都在考研完后送给继续学环境化学的同学了,我嘛,已经不需要再学化学了。我改专业后,《离散数学》三本、《编译原理》等还都是来自旧书摊。
我就是靠着这些“廉价”的旧书学了高数、学了线代、学了概率、学了化学、然后忘掉化学又学了计算机,不可想象没有这些“老战友”我会是什么样。我愈加相信老培的话——“知识就是力量”。
本科期间我也摆过摊卖过旧书,而且是好几次。我现在唯一后悔的就是卖得贵了些,另外,我那本《数学手册》卖了太可惜了,我现在想看啊。
在厦门读书的表弟说现在一本《生物化学》就200多元,因为是所谓的“国外教材”(其实比国内教材高级不到哪儿去),其它的书也是动辄上百。唉,虽说知识是无价的,可是这么贵的书,知识又怎么能广传呢?
听了易中天的所谓“点评三国”,觉得他的那些“观点”毫无新意,基本就是在照着《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读,比较闷,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追捧他。
要说真正的“评三国”,还是西西河的“电子赵括”写的《白话三国》精彩,作者真名不详,但看得出历史知识颇为丰富,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得很透彻很有见解,文风也简洁轻快。比起易老师的照本宣科那是好多了。
下面给个链接,好文共赏之。同样是评三国,差距咋就那么大哩~
《白话三国》(作者:电子赵括)
要说真正的“评三国”,还是西西河的“电子赵括”写的《白话三国》精彩,作者真名不详,但看得出历史知识颇为丰富,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得很透彻很有见解,文风也简洁轻快。比起易老师的照本宣科那是好多了。
下面给个链接,好文共赏之。同样是评三国,差距咋就那么大哩~
《白话三国》(作者:电子赵括)
上周才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列宁在十月》。斯大林虽不算革命者,但绝对是政治斗争的天才,他先是通过组织选举进入高层并将托洛茨基驱逐出境,而后与布哈林结盟,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逐出权力中心。等到搞起集体化来,他又端出“同情富农”的帽子,收拾了布哈林。真是一部纵横捭阖、曲折惊险的斗争史,都可以写成小说了!而《列宁在十月》不愧是胜利者拍的电影:里面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被描绘成了出卖革命的叛徒、红军的缔造者托洛茨基不见踪影、列宁最喜欢的党内评论家布哈林也没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影片里列宁一下火车就急着想见“斯大林同志”,而起义开始后坐镇指挥的人里最显眼的还是那位未来的“人民的慈父”斯大林。这一“斯大林是列宁同志的合法继承人”的宣传持续了很多年,但斯大林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刚谢世,赫鲁晓夫便在秘密报告里把“慈父”的丑事全捅了出来。可惜斯大林精心编制的神话破灭的也是如此之快。
之 后便是赫鲁晓夫上台、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卫星上天、西部粮食大生产运动、苏联氢弹试爆震惊美国、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中苏边境陈兵百万、苏联入 侵阿富汗、苏联出兵匈牙利扼杀“布拉格之春”、苏联军事力量威震欧美、勃列日涅夫逝世、安德罗波夫上台、安德罗波夫逝世、契尔年科上台、契尔年科逝世、戈 尔巴乔夫上台、“新思维”运动开始、苏联单方面裁军、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动荡、苏联解体....
攻打冬宫
列宁在演讲
斯大林掌权
苏联工业建设初期的代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
卫国战争爆发
苏军攻占柏林 苏德战争结束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
古巴导弹危机
苏军入侵布拉格
苏联台风级核潜艇
苏联入侵阿富汗
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
记得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问我们看过《列宁在 十月》没有,大家都说没看过(何止没看过,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列宁是谁),她非常惊讶,因为当年她们是看着红色电影、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唱着《莫 斯科郊外的晚上》长大的,而我们这一代对这一切似乎都毫不知晓。但即使在俄罗斯,今天的年轻人又有谁了解这段历史呢?他们(我们)今天关心的是全球化、互 联网、地球村,十月革命?卫国战争?美苏争霸?....这些事都太遥远了,谁还记得?十月革命已经过去整整90年了,想想上个世纪革命者的丰功伟绩、野心 家的勾心斗角,想想斯大林费尽心机打击政敌,想想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猛敲皮鞋威胁“美帝国主义”,斯大林的残酷政治斗争、赫鲁晓夫的“我们终将埋葬你 们”、勃列日涅夫的老人政治....他们的对手也好,他们本人也好,连同那些火与剑的过去,连同他们辛辛苦苦建立的强大军事帝国,都已经慢慢被人们遗忘 了,只留在了发黄的历史卷轴里....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终付笑谈中
苏联解体后,一位老妇举着列宁像孤独的站在红场的寒风中
之 后便是赫鲁晓夫上台、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卫星上天、西部粮食大生产运动、苏联氢弹试爆震惊美国、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中苏边境陈兵百万、苏联入 侵阿富汗、苏联出兵匈牙利扼杀“布拉格之春”、苏联军事力量威震欧美、勃列日涅夫逝世、安德罗波夫上台、安德罗波夫逝世、契尔年科上台、契尔年科逝世、戈 尔巴乔夫上台、“新思维”运动开始、苏联单方面裁军、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动荡、苏联解体....
记得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问我们看过《列宁在 十月》没有,大家都说没看过(何止没看过,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列宁是谁),她非常惊讶,因为当年她们是看着红色电影、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唱着《莫 斯科郊外的晚上》长大的,而我们这一代对这一切似乎都毫不知晓。但即使在俄罗斯,今天的年轻人又有谁了解这段历史呢?他们(我们)今天关心的是全球化、互 联网、地球村,十月革命?卫国战争?美苏争霸?....这些事都太遥远了,谁还记得?十月革命已经过去整整90年了,想想上个世纪革命者的丰功伟绩、野心 家的勾心斗角,想想斯大林费尽心机打击政敌,想想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猛敲皮鞋威胁“美帝国主义”,斯大林的残酷政治斗争、赫鲁晓夫的“我们终将埋葬你 们”、勃列日涅夫的老人政治....他们的对手也好,他们本人也好,连同那些火与剑的过去,连同他们辛辛苦苦建立的强大军事帝国,都已经慢慢被人们遗忘 了,只留在了发黄的历史卷轴里....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终付笑谈中
大多数公司的大多数程序员都只是在用脚本语言,但公司招聘的时候却还是c的面试题:++符号放前面放后面有什么区别啊,堆和栈有什么区别啊,fread的第四个参数是什么啊....老大!你问这么多干嘛?去你那儿还不就只能写点儿脚本?用的着这么累吗!?
以上正是我05年到公司的感受,每天写着令我厌恶的PHP脚本——还不是新脚本,主要是改别人写过的(就像捡别人丢的甘蔗来嚼一样恶心),边看边改边调 试,使劲猜以前那位“高手”写这段代码是什么意图,写那段代码是什么意图,不是因为实习难找还真是不想干了。郁闷的日子就喜欢看连续剧,那时候正好开演了 美剧《罗马》第一季,还不错,里面的主人公不想侍奉“破坏共和制度”的凯撒,但是生计所迫还是只能违背理想屈服于现实——这倒跟我当时的心境颇为相似,同 情啊,再加上是历史剧,所以看得很高兴。我一直很欣赏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简单而严格,所以“罗马第一季”加“斯巴达”便成了当时我第一个博客的名字“斯 巴达第一季”。在上面写了不少抱怨文,最典型的就是《收到一封求职信》,但后来面临毕业等一堆杂事,写作便中断了。再后来觉得chinaunix的模板太花 哨,在blogspot上开了个博客,但不久blogspot就遭殃了,于是乎我也跟着遭殃了。
直到今年8月份,楚水的张总号称免费为我提供博客服务,我来劲了,于是再重新开个博客,导入了原来的那些文章,这次当然就叫“斯巴达第二季”了,延续嘛,就为纪念那段曾经郁闷的日子,感激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以上正是我05年到公司的感受,每天写着令我厌恶的PHP脚本——还不是新脚本,主要是改别人写过的(就像捡别人丢的甘蔗来嚼一样恶心),边看边改边调 试,使劲猜以前那位“高手”写这段代码是什么意图,写那段代码是什么意图,不是因为实习难找还真是不想干了。郁闷的日子就喜欢看连续剧,那时候正好开演了 美剧《罗马》第一季,还不错,里面的主人公不想侍奉“破坏共和制度”的凯撒,但是生计所迫还是只能违背理想屈服于现实——这倒跟我当时的心境颇为相似,同 情啊,再加上是历史剧,所以看得很高兴。我一直很欣赏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简单而严格,所以“罗马第一季”加“斯巴达”便成了当时我第一个博客的名字“斯 巴达第一季”。在上面写了不少抱怨文,最典型的就是《收到一封求职信》,但后来面临毕业等一堆杂事,写作便中断了。再后来觉得chinaunix的模板太花 哨,在blogspot上开了个博客,但不久blogspot就遭殃了,于是乎我也跟着遭殃了。
直到今年8月份,楚水的张总号称免费为我提供博客服务,我来劲了,于是再重新开个博客,导入了原来的那些文章,这次当然就叫“斯巴达第二季”了,延续嘛,就为纪念那段曾经郁闷的日子,感激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