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游戏: 10 2007存档
记得是在初二的暑假,有几天电视里总放《未来水世界》的宣传片,我那时候对电影还没什么兴趣,根本没在意。去年夏天和传君谈起这部电影,传君说:《水世界》其实剧本立意很好,有成为经典电影的潜质,只可惜深度不够。上个周六星空卫视放了《水世界》,我终于完整的看了一遍。从第一次听闻它的预告,到现在已12年了。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啊。
《未来水世界》的立意确实难得,人类无节制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最后终于苦尝恶果——两极冰川融化,整个地球只剩海洋,人类蜷缩在一个个破烂的人工岛上,没有淡水、食物匮乏,人类文明又回到了洪荒时代。这一末日般的预言和《人猿星球》、《辐射》系列的背景神似,都是对人类贪婪行为的警醒。尤其当我看到电影中人们把泥土、淡水当作比黄金还宝贵的东西时,忍不住震撼——我们一直以来真的忽视了身边最珍贵的东西。
《未来水世界》
不过《水世界》开始虽然带来了一连串震撼,但情节往后却噼里啪啦一通乱打,俨然一部海盗片;科斯特纳同学一马当先,单挑全部反派,又让人感觉像是西部牛仔片。直到最后人们终于找到陆地的那一段,影片才重新回复开始的风格。我真怀疑整部片子是不是两个导演拍的,如果是的话,负责中间部分的导演显然没有领悟剧本的精髓。末世的阴暗气氛被突然打破,影片很难再有深度。这也可能和拍摄影片的时段有关,毕竟《水世界》是在暑期档上映,制片商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当然会要求影片更“热闹”,更“火爆”,于是一部可能的经典片最终变成了一部商业娱乐片。
相比之下,《辐射》系列就成功得多,黑岛工作室个性鲜明的塑造了整个游戏的背景:核战后灰暗的天空,一片废墟的土地,充满辐射尘雾和变异生物的世界里,幸存的人们勾心斗角、挣扎求活....这片“废土世界”自始至终透出一种末世、黑暗、粗旷的气氛,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已。
《辐射》
虽然后来也有很多单机游戏想模仿出这种气氛,但都无法像黑岛那样细致而准确的营造整个环境,结果只学了些皮毛,让人感觉索然无味,比如《核弹阴影》。
对背景和气氛的精确把握造就了《辐射》这一经典艺术作品,而《未来水世界》以一步之遥终成遗憾。可叹。
《未来水世界》的立意确实难得,人类无节制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最后终于苦尝恶果——两极冰川融化,整个地球只剩海洋,人类蜷缩在一个个破烂的人工岛上,没有淡水、食物匮乏,人类文明又回到了洪荒时代。这一末日般的预言和《人猿星球》、《辐射》系列的背景神似,都是对人类贪婪行为的警醒。尤其当我看到电影中人们把泥土、淡水当作比黄金还宝贵的东西时,忍不住震撼——我们一直以来真的忽视了身边最珍贵的东西。
不过《水世界》开始虽然带来了一连串震撼,但情节往后却噼里啪啦一通乱打,俨然一部海盗片;科斯特纳同学一马当先,单挑全部反派,又让人感觉像是西部牛仔片。直到最后人们终于找到陆地的那一段,影片才重新回复开始的风格。我真怀疑整部片子是不是两个导演拍的,如果是的话,负责中间部分的导演显然没有领悟剧本的精髓。末世的阴暗气氛被突然打破,影片很难再有深度。这也可能和拍摄影片的时段有关,毕竟《水世界》是在暑期档上映,制片商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当然会要求影片更“热闹”,更“火爆”,于是一部可能的经典片最终变成了一部商业娱乐片。
相比之下,《辐射》系列就成功得多,黑岛工作室个性鲜明的塑造了整个游戏的背景:核战后灰暗的天空,一片废墟的土地,充满辐射尘雾和变异生物的世界里,幸存的人们勾心斗角、挣扎求活....这片“废土世界”自始至终透出一种末世、黑暗、粗旷的气氛,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已。
虽然后来也有很多单机游戏想模仿出这种气氛,但都无法像黑岛那样细致而准确的营造整个环境,结果只学了些皮毛,让人感觉索然无味,比如《核弹阴影》。
对背景和气氛的精确把握造就了《辐射》这一经典艺术作品,而《未来水世界》以一步之遥终成遗憾。可叹。
2003年由于Interplay公司倒闭,曾创造了《异域镇魂曲》、《辐射》系列、《博德之门》系列等伟大游戏的黑岛工作室也随之解散,正在开发中的《辐射3》胎死腹中,留下的只是几张测试版的游戏截屏。2004年《上古卷轴》的开发商BethesdaSoftware开始接手《辐射3》的开发。去年E3大展上公布了《辐射3》的一张海报,很有美国五十年代宣传画的风格,也很有辐射系列昔日的味道。
《辐射3》将采用3D引擎——这恰是我最担心的。《要塞2》用了3D引擎,由于牺牲了太多显卡性能,以致完全没有了当初诗意而流畅的画面,让我非常失望。但愿《辐射3》不要像《要塞2》那样为了3D而3D,最后毁了自己。
《辐射3》将采用3D引擎——这恰是我最担心的。《要塞2》用了3D引擎,由于牺牲了太多显卡性能,以致完全没有了当初诗意而流畅的画面,让我非常失望。但愿《辐射3》不要像《要塞2》那样为了3D而3D,最后毁了自己。
南斯拉夫电影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遥远的记忆了,但对于我这种怀旧迷来说则不然。记得96年底的时候,电影台放了不少老电影,包括70年代曾经风靡中国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但我当时只是断断续续的看了些片段,直到前天才完完整整的欣赏了一遍。
没想到这部1972年的影片节奏非常明快,没有冗长生硬的对白(比如:“同志们,我们今天xxx是为了伟大的xxx和伟大的xxx以及伟大的xxx),也没有啰嗦的长镜头。开头便出现了一个假瓦尔特,而真瓦尔特却不知在何方,德军打入了反抗组织内部,很多同志被出卖,局面岌岌可危....不错的悬念,不落俗套的”抗战“影片。简洁的影片并不代表没有感染力,影片中有一个经典情节曾经(也一直)感动着我:
由于叛徒出卖,偷袭德军车库的几十名游击队员惨遭杀害,第二天,纳粹军官站在满地的尸体面前对十几米外远远围观的群众喊道:”萨拉热窝的公民们,最后一次向你们宣告,死者的父母或亲友快来认领尸体——“,然后悄声对旁边的士兵说:”谁上来就打死谁!”。
没有人敢上来认领,但年迈的钟表匠谢德无法承受丧女之痛,颤巍巍的朝倒在血泊中的女儿走过去....
德军士兵哗啦一声拉动了枪栓,枪口朝向谢德....
这时,人群中又站出了好几个人,他们跟着谢德....
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跟着谢德....
最后整个黑压压的人群都跟在谢德的背后缓缓朝前走....
德军不敢开枪了,只好撤走。
和总人口超过侵略军的中国抗日战争不同,南斯拉夫是在同人口远多于自己的法西斯德国对抗,这就注定了他的斗争会更加悲壮,我们也更能看清这个弱小民族坚强不屈的灵魂。弱小民族赢得战争的唯一机会就是团结和牺牲,就好像洪水中抱成一团的蚂蚁——外层的都牺牲了,但整个族群赢得了生存的权利。
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那段时间在国内开始重新热映南斯拉夫的老电影,尤其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国人以特殊的方式声援着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南斯拉夫人民。那时候我们多么希望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能像当年那样熬过最艰难的日子,可惜形势比人强,不得不承认,当年还是亏了苏联老大哥的帮忙才能把纳粹赶出萨拉热窝,这一次,重伤未愈的俄国熊已无力帮助南联盟。在经历了艰难的反抗斗争之后,萨拉热窝人还是失败了。现实毕竟不是电影。想到这里,忍不住为南斯拉夫人一恸。
尽管遭遇了厄运,但英雄不死,瓦尔特这一银幕形象也不会从人们的心中消失,因为他不仅代表了南斯拉夫人民,也代表了全世界所有反抗侵略反抗奴役的弱小民族。强大如罗马帝国也败于哥特人之手,强大如前苏联也被阿富汗人搞得焦头烂额,嚣张跋扈的北约又能肆虐多久呢?
由于清剿萨拉热窝抵抗组织失败而遭解职的纳粹军官——冯.迪特里希:“唉,太有意思了,我来到萨拉热窝就寻找瓦尔特,可是找不到,现在,我要离开了,总算知道了他”
盖世太保:“你说瓦尔特是谁?请告诉我他的真姓名”
冯.迪特里希:“我会告诉你的....(惆怅的望着萨拉热窝城)你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
我可没耐心看《辛普森一家》的连续剧版,所以只看了电影版。片子很逗乐,风格有点像《波拉特》——什么过份就来什么。不过那上面的辛普森爸爸是我见过的最邪恶、最无赖、最无耻的银幕父亲形象,我估计编剧同学八成是有童年阴影。
这次看了清晰版的《罪恶之城》,效果好多了。和《300》出自同一漫画作家之手——弗兰克.米勒,两部都非常的暴力,但《罪恶之城》显然要比《300》黑暗许多,因此它受到的恶评就少。最近不知道是怎么搞的,越是情节黑暗的片子越受大家青睐——比如《越狱》。
看到很多影评批评《300》,似乎大家都嫌上面的男人肌肉太发达,没有看头。这年头越是装酷耍帅、瘦骨嶙峋的奶油小生越受欢迎,五大三粗的“原始态”男人不但不被看好,还会遭到唾弃,唉,没办法,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观。
看来瓦哥(施瓦辛格)退的真是时候。
看到很多影评批评《300》,似乎大家都嫌上面的男人肌肉太发达,没有看头。这年头越是装酷耍帅、瘦骨嶙峋的奶油小生越受欢迎,五大三粗的“原始态”男人不但不被看好,还会遭到唾弃,唉,没办法,一个时代就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观。
看来瓦哥(施瓦辛格)退的真是时候。
昨天看了2006年翻拍的《日本沉没》,我是没看过1973年原版的《日本沉没》,但就新的这部看,片子还是不错。
开片便是地震后的末日场景:燃烧的城市废墟,一片火红的瓦砾,一个满脸灰土的小姑娘在路上孤独无助的搜寻着。整部片子的色彩都非常浓厚:到处是红色的火焰、浓黑的烟雾和灰蒙蒙的火山灰。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的特效都做得不错,跟六七十年代的《哥斯拉》不可同日而语,情节也还算丰富,从总统到科学家再到普通民众都有交待。
曾经看过望月峰太郎的漫画《末日》,那种对末日场景的深刻描绘让我觉得:身在狭长岛国的日本人天生便有一种恐惧和不安,他们似乎觉得目前的国土与其说是小岛,不如说是一艘随时可能沉没的大船。这大概也是他们半个多世纪以前拼命寻找“大陆生命线”,不惜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原因。
片中天塌地陷似的灾难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的《独立日》,但《日本沉没》有几个地方要好过《独立日》:《独立日》里对恐慌和黑暗的气氛渲染虽已够多,但若与《沉没》相比,还不够绝望,还不够大气,毕竟《独立日》已经是十年前的影片了;《独立日》里最后总统驾机出战前的演讲是个可惜的败笔,明明是世界性的灾难却偏跟“自由”和美国独立日联系在了一起,让影片带上了“美国政治宣传片”的气味,实在可惜,而结尾处几位英雄成功逃出也略为夸张,而《沉没》里便没有太多日式气息,同样也是赴险救人的科学家,心理上经历了从“逃避”到“献身”的思想转变,比较真实可信,不是为了“伟大的自由”或“伟大的国家”,只是为了自己的爱人,自己的亲人——这来得更自然,人物形象也更真实更感人。
有几个细节值得玩味。1973年版的《日本沉没》里有一段镜头是日本领导人会见毛泽东,请求中国派舰队帮助日本撤离本岛,在新版里也有中国及各国的挖掘船远赴日本帮助解难的情节,看来日本还是意识到了:自然资源贫乏的自己到了关键时刻还是需要别国帮忙的。只可惜他一直以来的对外政策都不像是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意识到问题和真正面对问题毕竟不同。
《日本沉没》也好,《独立日》也好,《彗星撞地球》也好,在我心目中都还不够完美,它们都有一个缺点:结尾是“人定胜天”,这略显幼稚,生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战胜强大的自然力量吗?像《世界之战》那样的才是警醒世人的好结尾:不是人类战胜了灾难,而是自然本身保护了人类。人类如果想好好生存下去,就该好好想想怎样与自然共生,而不是妄想征服自然!
开片便是地震后的末日场景:燃烧的城市废墟,一片火红的瓦砾,一个满脸灰土的小姑娘在路上孤独无助的搜寻着。整部片子的色彩都非常浓厚:到处是红色的火焰、浓黑的烟雾和灰蒙蒙的火山灰。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的特效都做得不错,跟六七十年代的《哥斯拉》不可同日而语,情节也还算丰富,从总统到科学家再到普通民众都有交待。
曾经看过望月峰太郎的漫画《末日》,那种对末日场景的深刻描绘让我觉得:身在狭长岛国的日本人天生便有一种恐惧和不安,他们似乎觉得目前的国土与其说是小岛,不如说是一艘随时可能沉没的大船。这大概也是他们半个多世纪以前拼命寻找“大陆生命线”,不惜侵略朝鲜和中国的原因。
片中天塌地陷似的灾难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的《独立日》,但《日本沉没》有几个地方要好过《独立日》:《独立日》里对恐慌和黑暗的气氛渲染虽已够多,但若与《沉没》相比,还不够绝望,还不够大气,毕竟《独立日》已经是十年前的影片了;《独立日》里最后总统驾机出战前的演讲是个可惜的败笔,明明是世界性的灾难却偏跟“自由”和美国独立日联系在了一起,让影片带上了“美国政治宣传片”的气味,实在可惜,而结尾处几位英雄成功逃出也略为夸张,而《沉没》里便没有太多日式气息,同样也是赴险救人的科学家,心理上经历了从“逃避”到“献身”的思想转变,比较真实可信,不是为了“伟大的自由”或“伟大的国家”,只是为了自己的爱人,自己的亲人——这来得更自然,人物形象也更真实更感人。
有几个细节值得玩味。1973年版的《日本沉没》里有一段镜头是日本领导人会见毛泽东,请求中国派舰队帮助日本撤离本岛,在新版里也有中国及各国的挖掘船远赴日本帮助解难的情节,看来日本还是意识到了:自然资源贫乏的自己到了关键时刻还是需要别国帮忙的。只可惜他一直以来的对外政策都不像是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意识到问题和真正面对问题毕竟不同。
《日本沉没》也好,《独立日》也好,《彗星撞地球》也好,在我心目中都还不够完美,它们都有一个缺点:结尾是“人定胜天”,这略显幼稚,生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战胜强大的自然力量吗?像《世界之战》那样的才是警醒世人的好结尾:不是人类战胜了灾难,而是自然本身保护了人类。人类如果想好好生存下去,就该好好想想怎样与自然共生,而不是妄想征服自然!
1971年首映的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根据舞台剧改编,描写的是犹太人们的传统生活,其中有一段“酒瓶舞”:在婚礼上,舞者们顶着酒瓶起舞,酒瓶却始终不掉下来。我虽然毫无艺术细胞,但这段精彩的舞蹈却依然能吸引我,可见艺术的魅力何等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