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力量: 08 2007存档
我一直奇怪为什么T-62坦克之后短短几年苏联就又研发了T-64,而T-90号称是“T-72大改”,为什么不是从T-80改过来呢?昨天看了篇文章才明白为什么。
苏联的坦克设计和制造由两大集团负责:鄂木斯克集团和下塔吉尔集团,创始人分别为科京和柯什金。这两人来头都不小,科京是KV系列坦克,斯大林重型系列坦克的设计者,而柯什金则是大名鼎鼎的“英雄坦克”T-34的设计者,两人都为苏联的坦克事业乃至军事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IS-2重型坦克
T-34坦克
早就听说科京是“贵族出身”,想想吧,拿当时最高领导人的名字来命名自己设计的重型坦克,没点背景是不行的,果不其然——科京的岳父就是苏联老资格元帅伏罗希洛夫——斯大林身边的“大红人”。相比之下,柯什金就显得出生贫寒了,他是从普通技术工人一步一步做到总设计师的。就这一点,我更欣赏柯什金,虽然从照片看他没有科京帅....
如果说二战时斯大林重型坦克和T-34使两大制造集团平分秋色的话,二战后,下塔吉尔集团的设计能力则一直领先于鄂木斯克。T-55,T-62,T-72以及T-90,这些响亮的坦克型号都出自下塔吉尔。而鄂木斯克的IS-8(斯大林死后改称T-10——这就是苏联的政治)、T-64都是中看不中用,T-10又大又笨极难使用,T-64在阿富汗战场也是故障频出,让苏联的后勤部门大为头痛。而后来的T-80也是叫好不叫座。
这就是为什么T-62之后会有T-64,因为鄂木斯克不满下塔吉尔的成功,要求研发新产品。而T-90只能是从T-72改进而来,总不能去拿别人的T-80来改吧...
“同行是冤家”,这两大集团就这么你追我赶的过了八十多年。但我还是很乐意看到两个充满活力的设计公司为了追求更完美的产品而不断竞争,这才能造出一流的武器!
苏联的坦克设计和制造由两大集团负责:鄂木斯克集团和下塔吉尔集团,创始人分别为科京和柯什金。这两人来头都不小,科京是KV系列坦克,斯大林重型系列坦克的设计者,而柯什金则是大名鼎鼎的“英雄坦克”T-34的设计者,两人都为苏联的坦克事业乃至军事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早就听说科京是“贵族出身”,想想吧,拿当时最高领导人的名字来命名自己设计的重型坦克,没点背景是不行的,果不其然——科京的岳父就是苏联老资格元帅伏罗希洛夫——斯大林身边的“大红人”。相比之下,柯什金就显得出生贫寒了,他是从普通技术工人一步一步做到总设计师的。就这一点,我更欣赏柯什金,虽然从照片看他没有科京帅....
       | ||
    |
如果说二战时斯大林重型坦克和T-34使两大制造集团平分秋色的话,二战后,下塔吉尔集团的设计能力则一直领先于鄂木斯克。T-55,T-62,T-72以及T-90,这些响亮的坦克型号都出自下塔吉尔。而鄂木斯克的IS-8(斯大林死后改称T-10——这就是苏联的政治)、T-64都是中看不中用,T-10又大又笨极难使用,T-64在阿富汗战场也是故障频出,让苏联的后勤部门大为头痛。而后来的T-80也是叫好不叫座。
这就是为什么T-62之后会有T-64,因为鄂木斯克不满下塔吉尔的成功,要求研发新产品。而T-90只能是从T-72改进而来,总不能去拿别人的T-80来改吧...
“同行是冤家”,这两大集团就这么你追我赶的过了八十多年。但我还是很乐意看到两个充满活力的设计公司为了追求更完美的产品而不断竞争,这才能造出一流的武器!
我原以为图-95的同轴对转螺旋桨是为了省油(也不知道是哪部记录片这么说的,还是我记错了?),而且对转螺旋桨是门“高级技术”。我错了,对转螺旋桨是门老技术,而且它也不是为了省油。
当螺旋桨转动时,比如顺时针转动时,根据反作用力原理,它自然会对发动机产生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力(扭矩),这个力会造成发动机逆时针转动,同时也就使飞机逆时针侧翻。对于单发(单发动机)螺旋桨飞机(二战的很多战斗机都是)来说,这种力尤其明显,工程师通常是通过调节副翼来“配平”这种翻转力的。
副翼的位置
也就是让飞机左右副翼俯仰角不同,产生一个克服翻转的力,最终使飞机保持水平。但这个翻转力的大小是随着飞行速度、飞行方向甚至风向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副翼必须跟着调节,这就加大了副翼设计的技术难度。要绕开这个麻烦,就是用对转螺旋桨技术:两个同轴螺旋桨紧靠着,反方向转动,扭矩相互抵消,飞机就不会受到侧翻的力。当然,两个螺旋桨的桨叶扭转方向是不同的,这样两个对转的螺旋桨产生的才都是向同一个方向的推力。
二战后的很多大型螺旋桨飞机都采用了这一技术,因为对于大型飞机来说,对转螺旋桨所带来的平衡性尤其重要。苏联的安-22运输机、图-95轰炸机就是典型的例子。
安-22运输机
图-95的对转螺旋桨
对于直升机来说,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直升机尾部都有一个小螺旋桨用于平衡。但也有直升机采用对转螺旋桨,省掉了尾巴上的那个小螺旋桨,稳定性更好,比如俄罗斯的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俄国人似乎很偏爱对转螺旋桨技术。
卡-50
还有潜艇、鱼雷,也有使用对转螺旋桨做为推进器的,都是为了更高的稳定性。
当螺旋桨转动时,比如顺时针转动时,根据反作用力原理,它自然会对发动机产生一个逆时针方向的力(扭矩),这个力会造成发动机逆时针转动,同时也就使飞机逆时针侧翻。对于单发(单发动机)螺旋桨飞机(二战的很多战斗机都是)来说,这种力尤其明显,工程师通常是通过调节副翼来“配平”这种翻转力的。
也就是让飞机左右副翼俯仰角不同,产生一个克服翻转的力,最终使飞机保持水平。但这个翻转力的大小是随着飞行速度、飞行方向甚至风向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副翼必须跟着调节,这就加大了副翼设计的技术难度。要绕开这个麻烦,就是用对转螺旋桨技术:两个同轴螺旋桨紧靠着,反方向转动,扭矩相互抵消,飞机就不会受到侧翻的力。当然,两个螺旋桨的桨叶扭转方向是不同的,这样两个对转的螺旋桨产生的才都是向同一个方向的推力。
二战后的很多大型螺旋桨飞机都采用了这一技术,因为对于大型飞机来说,对转螺旋桨所带来的平衡性尤其重要。苏联的安-22运输机、图-95轰炸机就是典型的例子。
对于直升机来说,也有同样的问题,所以直升机尾部都有一个小螺旋桨用于平衡。但也有直升机采用对转螺旋桨,省掉了尾巴上的那个小螺旋桨,稳定性更好,比如俄罗斯的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俄国人似乎很偏爱对转螺旋桨技术。
还有潜艇、鱼雷,也有使用对转螺旋桨做为推进器的,都是为了更高的稳定性。
上周四和老爸一起去了一趟军博。我到北京八年了,这是第一次去军博,就是奔着建军80周年展览去的。
可惜数码相机是借的,模式没有调对,所以图像都雾蒙蒙的...可惜啊
99式主战坦克
99式的炮塔
99式的履带、驱动轮、负重轮近拍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长得很像俄罗斯的BMP-2战车
导弹车
"飞豹"歼击轰炸机
防空系统
可惜数码相机是借的,模式没有调对,所以图像都雾蒙蒙的...可惜啊
昨天看晚间新闻听到俄罗斯又开始了中断近15年的战略轰炸机巡逻任务,老毛子把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图-95(熊)、图-22(逆火),和目前还算得上先进的图-160(海盗旗)都搬了出来。面对这几年来的北约东扩和最近几个月美国咄咄逼人的“战略导弹防御计划”,俄国熊不得不低吼两声了。
图-95是前苏联图波列夫飞机设计局为苏联空军研制的远程战略轰炸机。1951年开始研制,1954年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批生产型于1956年开始交付使用。早期型共生产了300多架,除用作战略轰炸机之外,还被用来执行电子侦察、照相侦察、海上巡逻反潜和通信中继等任务。 80年代中期,图95轰炸机又开始恢复生产,主要生产可带巡航导弹的图-95MS轰炸机和由图95改型的海上侦察/反潜机图-142M3型。1992 年停止生产。现在约有150架图-95M/K/MS仍在服役。此次执行巡逻任务的就是图-95MS。
当年图-95刚研制出来,苏联人就开着它到阅兵式上给西方国家“秀”了一把——红色帝国拥有了能带着核武器一口气飞到美国的战略轰炸机!1961年10月苏联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核实验便是用图-95空投一颗氢弹,可见“熊”在苏联军事力量中的地位。图-95至今已经服役了50多年,其漫长的服役时间恐怕只有美国的B-52可与之比肩。
不过普京的这一次举动我感觉还是比较持重,比较轻微的,想想看:毕竟图-95是一种老式飞机,其对转螺旋桨技术虽然新颖,但在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称霸的今天,仍显得力不从心,它不可能真的突破美国的防空网,普京这次搬出它,更多的是在引用它的象征含义——俄罗斯依然拥有苏联时代不可一世的战略威慑力量!
新闻还说美军战斗机紧急起飞“护送”图-95,双方飞行员“相视而笑”。遥想美苏争霸之时,十几年间,图-95一巡逻,美战斗机就紧紧跟上,大家“比翼双飞”,虽为敌人,却也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感。如今历史重演,飞行员怎能不会心一笑?
今天下午买了份《参考消息》,也是报的这个新闻,正面还有图95的巡航照片。看着图-95瘦削而威武的身影,想起他当初威震四方,如今老骥伏枥、重卫尊严,忍不住感叹:
老兵,辛苦了!
图-95起飞重量185吨,巡航时速760公里,最大航程14000公里。
图-95
图-160是由图波列夫设计局于70 年代开始设计的变后掠翼重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估计该机是在70年代初图-22M首次试飞后开始研制的。图-160的研制是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的,参与招标的有图波列夫设计局、米亚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考虑到图波列夫设计局具有大型轰炸机的设计经验和生产能力,所以最后决定还让图波列夫设计局在M-18方案的基础上研制图-160战略轰炸机,批量生产厂家为喀山飞机制造厂。原型机81年12月19日首飞,87年5月开始进入部队服役,88年形成作战能力,替代米亚-4和图-95飞机执行战略任务。据信至92年时生产40架以后暂时停产。
图-160起飞重量268吨,最大时速2000公里,最大航程12300公里。
图-160
图-22M“逆火”(Backfire)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图-22“眼罩” (Blinder)基础上进行了极大的改进设计出的超音速变后掠翼中型战略轰炸机,图-22M既可以进行战略核轰炸,又可以进行战术轰炸--尤其是携带大威力反舰导弹,远距离快速奔袭,攻击美国航空母舰编队。因此图-22M曾经是美苏之间裁军谈判的主要焦点之一,目前图-22M3是俄罗斯战略轰炸及反舰艇作战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图-22M的研制要从图-22讲起。1959年美国第一代超音速轰炸机B-58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1961年苏联第一种超音速轰炸机图-22在莫斯科航空节露面,随后装备部队,仅比美国晚两三年。图波列夫没计局于1955中开始设计图-22,58年首次试飞。
图-22起飞重量279吨,最大时速2000公里,最大航程12000公里。
图-22
阿·图波列夫的父亲安德烈·图波列夫是苏联最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也是俄罗斯飞机制造业的奠基人之一,图波列夫父子被俄罗斯人称为“伟大的父亲和伟大的儿子”。父子二人都工作于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
图-95是前苏联图波列夫飞机设计局为苏联空军研制的远程战略轰炸机。1951年开始研制,1954年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批生产型于1956年开始交付使用。早期型共生产了300多架,除用作战略轰炸机之外,还被用来执行电子侦察、照相侦察、海上巡逻反潜和通信中继等任务。 80年代中期,图95轰炸机又开始恢复生产,主要生产可带巡航导弹的图-95MS轰炸机和由图95改型的海上侦察/反潜机图-142M3型。1992 年停止生产。现在约有150架图-95M/K/MS仍在服役。此次执行巡逻任务的就是图-95MS。
当年图-95刚研制出来,苏联人就开着它到阅兵式上给西方国家“秀”了一把——红色帝国拥有了能带着核武器一口气飞到美国的战略轰炸机!1961年10月苏联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核实验便是用图-95空投一颗氢弹,可见“熊”在苏联军事力量中的地位。图-95至今已经服役了50多年,其漫长的服役时间恐怕只有美国的B-52可与之比肩。
不过普京的这一次举动我感觉还是比较持重,比较轻微的,想想看:毕竟图-95是一种老式飞机,其对转螺旋桨技术虽然新颖,但在超音速喷气式飞机称霸的今天,仍显得力不从心,它不可能真的突破美国的防空网,普京这次搬出它,更多的是在引用它的象征含义——俄罗斯依然拥有苏联时代不可一世的战略威慑力量!
新闻还说美军战斗机紧急起飞“护送”图-95,双方飞行员“相视而笑”。遥想美苏争霸之时,十几年间,图-95一巡逻,美战斗机就紧紧跟上,大家“比翼双飞”,虽为敌人,却也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感。如今历史重演,飞行员怎能不会心一笑?
今天下午买了份《参考消息》,也是报的这个新闻,正面还有图95的巡航照片。看着图-95瘦削而威武的身影,想起他当初威震四方,如今老骥伏枥、重卫尊严,忍不住感叹:
老兵,辛苦了!
图-95起飞重量185吨,巡航时速760公里,最大航程14000公里。
图-160是由图波列夫设计局于70 年代开始设计的变后掠翼重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估计该机是在70年代初图-22M首次试飞后开始研制的。图-160的研制是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的,参与招标的有图波列夫设计局、米亚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考虑到图波列夫设计局具有大型轰炸机的设计经验和生产能力,所以最后决定还让图波列夫设计局在M-18方案的基础上研制图-160战略轰炸机,批量生产厂家为喀山飞机制造厂。原型机81年12月19日首飞,87年5月开始进入部队服役,88年形成作战能力,替代米亚-4和图-95飞机执行战略任务。据信至92年时生产40架以后暂时停产。
图-160起飞重量268吨,最大时速2000公里,最大航程12300公里。
图-22M“逆火”(Backfire)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图-22“眼罩” (Blinder)基础上进行了极大的改进设计出的超音速变后掠翼中型战略轰炸机,图-22M既可以进行战略核轰炸,又可以进行战术轰炸--尤其是携带大威力反舰导弹,远距离快速奔袭,攻击美国航空母舰编队。因此图-22M曾经是美苏之间裁军谈判的主要焦点之一,目前图-22M3是俄罗斯战略轰炸及反舰艇作战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图-22M的研制要从图-22讲起。1959年美国第一代超音速轰炸机B-58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1961年苏联第一种超音速轰炸机图-22在莫斯科航空节露面,随后装备部队,仅比美国晚两三年。图波列夫没计局于1955中开始设计图-22,58年首次试飞。
图-22起飞重量279吨,最大时速2000公里,最大航程12000公里。
阿·图波列夫的父亲安德烈·图波列夫是苏联最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也是俄罗斯飞机制造业的奠基人之一,图波列夫父子被俄罗斯人称为“伟大的父亲和伟大的儿子”。父子二人都工作于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
       | ||
    |
苏联60年代研制的T-64主战坦克存在种种问题不能大量生产,无法完全替换数量众多的T-54/55坦克。为了保持坦
克技术和数量的优势,苏联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术,经T-70试验车,发展成T-72主战坦克,1971年开始服役。
T-72坦克不但有效取代了T-54/55,更弥补了T-64和T-80之类高性能坦克数量的不足,使苏联装甲部队维持了一定的数量优势。
1973年下塔吉尔的T-62生产线改生产T-72,1974年批量装备部队。T-72系列坦克产量在20000辆以上,捷克、波兰、印度、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有生产。目前至少有15个国家装备了T-72系列。
比起T-62和T-55,T-72都要显得“现代”的多,它采用了更矮的类似于圆盘状的焊接炮塔(我估计T-55/T-62的炮塔都是铸造的),6个负重轮。整个70年代,T-72几乎是苏联装甲力量的象征,直到现在T-72依然是俄罗斯陆军的主力坦克。
1973年下塔吉尔的T-62生产线改生产T-72,1974年批量装备部队。T-72系列坦克产量在20000辆以上,捷克、波兰、印度、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有生产。目前至少有15个国家装备了T-72系列。
比起T-62和T-55,T-72都要显得“现代”的多,它采用了更矮的类似于圆盘状的焊接炮塔(我估计T-55/T-62的炮塔都是铸造的),6个负重轮。整个70年代,T-72几乎是苏联装甲力量的象征,直到现在T-72依然是俄罗斯陆军的主力坦克。
T-54、55 坦克是前苏联研制的第一代主战坦克,1947 年开始研制,1950 年定型投产,是苏联五十年代的装备车型。其主要改进型为
T-54A 、T-54Б和T-54C,T-54C 的改进型称 T-55 。T-54 坦克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坦克,从 1948 - 1963
年,制造了 30000 辆。
我简直没有办法区分T-55和T-62,它们都是圆形炮塔、5个负重轮,外观基本一致。
这是T-55参加阅兵的录像,你能看出它和T-62有什么差别吗?...
我简直没有办法区分T-55和T-62,它们都是圆形炮塔、5个负重轮,外观基本一致。
这是T-55参加阅兵的录像,你能看出它和T-62有什么差别吗?...
T-62坦克是苏联继T-54/T-55坦克之后于50年代末发展的一代新型主战坦克,1962年定型,1964年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1965年5月首次出现在红场阅兵行列中。
苏联T-62坦克的生产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T-72坦克投产时为止,共计生产约2万辆。为满足军火市场的大量需求,苏联还准许捷史斯洛伐克生产该坦克, 在1973~1978年间大约生产了1500辆。朝鲜民主主义义人民共和国也在为本国和出口市场生产T-62坦克。
该坦克大量用于1973年中东战争,并参加了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行动,而珍宝岛事件里中苏苦苦争夺的那辆停在河中央的坦克就是T-62。
影片中T-62一路气势汹汹,摧枯拉朽,并配以重金属摇滚乐,非常动感,非常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