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 02 2010存档

putty加强

| | Comments (6) | TrackBacks (0)

重装系统以后改用putty,挺好用,就是没有tab(标签)功能,切换登录界面很麻烦。不过后来发现了一个好东东 Putty Connection Manager,可以提供tab功能(要装.net框架,否则报错)。



还有几个问题:putty里的蓝色太刺眼,看不清,需要调,最好RGB是100,100,200;

vim里查询时用的是黄色背景灰色字,根本看不清,




我在.vimrc里加了一行:


highlight Search term=standout ctermfg=0 ctermbg=3


改变高亮方式,一切ok了



=== tmux的分割线 ===

感谢KrzyCube和passenger的建议,现在我已经是“putty tab”加“tmux”混合作战:
不同的服务器登录用不同的putty tab,相同的tab内再用tmux。
切换比较方便了,又不用担心tab打开的太多。

btw:我把tmux的快捷键改成Ctrl-a,因为默认的Ctrl-n和vim的快捷键冲突了,参考

写了个httpd服务,测试性能。

用curl发200k的请求,回复也是200k的消息,调用20次curl,花了30秒。

这性能看上去很低,但我发现httpd的CPU消耗也很低,那是慢在哪里了?


于是自己写了个client端,一次send 200k的消息,再收200k,重复1000遍,发现超快,几秒就完成了,server端httpd消耗的CPU也高起来了,占到70%,看来不是我写的httpd的问题,压根就是curl启动慢,白耗时间。


curl不适合用来做性能测试,http_load更适合,但它不带body,所以我改了改http_load.c,加了个参数 -body ,后面跟body的大小(单位是KB),比如:

./http_load -p 5 -s 600 -body 100 url.list

意思是5个并发,跑600秒,body为100k大,跑完后显示QPS几百,够了。


我改动后的http_load.c代码在这里,diff在这里。body的大小不能超过200k,因为我的测试足够了。另外还把SO_SNDBUF开到了最大(rhel4上是128k),因为想把200k一次send出去,这样改最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