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cache原理
介绍flashcache的文章很多,我就不废话了。使用上,有余峰老哥的文章;原理上,有ningoo同学的flashcache系列。但是ningoo同学漏掉了device mapper和flashcache的动态原理,只讲了静态的数据结构。我就钻个空子补充一下。
一般来说,我们对磁盘的read和write最后都会走到kernel里的submit_bio函数,也就是把io请求变成一个个的bio(bio的介绍看这里),bio是linux内核里文件系统层和block层之间沟通的数据结构(有点像sk_buffer之于网络),
图片来自 http://lwn.net/Articles/26404/
到了block层以后,一般是先做generic_make_request把bio变成request,怎么个变法?如果几个bio要读写的区域是连续的,就攒成一个request(一个request下挂多个连续bio,就是通常说的“合并bio请求”);如果这个bio跟其它bio都连不上,那它自己就创建一个新的request,把自己挂到这个request下。合并bio请求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这些连续bio的访问区域加起来超过了一定的大小(在/sys/block/xxx/queue/max_sectors_kb里设置),那么就不能再合并成一个request了。
合并后的request会放入每个device对应的queue(一个机械硬盘即使有多个分区,也只有一个queue)里,之后,磁盘设备驱动程序通过调用peek_request从queue里取出request,进行下一步的处理。(bio和request的结构详细介绍可以看这里 1,2,3)
之所以要把多个bio合并成一个request,是因为机械硬盘在顺序读写时吞吐最大。如果我们换成SSD盘,合并这事儿就没那么必要了,这一点是可选的,在实现设备驱动时,厂商可以选择从kernel的queue里取request,也可以选择自己实现queue的make_request_fn方法,直接拿文件系统层传过来的bio来进行处理(ramdisk、还有很多SSD设备的firmware就是这么做的)。
图片来自 http://blog.csdn.net/fudan_abc/article/details/2034264
我曾经弱弱的问过涛哥:既然bio有bio_vec结构指向多个page,那么为什么不干脆把多个bio合并成一个bio呢?何必要多一个request数据结构那么麻烦?
涛哥答曰:每个bio有自己的end_io回调,一个bio结束,就会做自己对应的收尾工作,如果你合并成一个bio了,就丧失了这种灵活性。
linux kernel有一个device mapper框架(以下简称dm框架),linux上的软RAID、multipath等都是通过此框架实现的。dm框架可以将多个设备聚合成一个虚拟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其原理就是把这个虚拟设备的make_request_fn方法实现成了自己的dm_request,这样所有发往这个虚拟设备的bio都会走进dm_request,然后dm框架通过判断这个虚拟设备是基于request(request based)的还是基于bio(bio based)的来分别处理:
如果虚拟设备是request based,则和磁盘设备一样走generic_make_request把bio合并成request(如上),注意这些request最后放到的是虚拟设备的queue里,等到虚拟设备通过kblockd调用dm_request_fn时,dm_request_fn里会调用peek_request,从虚拟设备的queue里拿出request,将其clone(clone后的request里的bio指向的page是同一个page,只是分配了新的bio和新的request),然后调用map_request对request做映射(map_request里把map_rq接口暴露给了使用dm框架的开发者),最后把clone后的request发向底层的真实设备。
如果虚拟设备是bio based,就更简单了,调用_dm_request函数,一样要clone bio,然后调用__map_bio对bio做映射(__map_bio里把map暴露给了使用dm框架的开发者),最后把clone后的bio也是通过generic_make_request发向底层的真实设备,这次generic_make_request生成的request就是放在真实设备的queue里了,这是与request based的不同之处。
关于flashcache的原理,还可以参考尹洋同学的文章。
flashcache是基于dm框架实现的,很自然的,是把一个SSD盘和一个机械硬盘聚合成一个虚拟设备供用户使用。
flashcache把cache(指SSD盘)分为多个set,每个set里有多个block(默认一个block是4KB,一个set包含512个block,即2MB),set里的block是用lru链表组织起来的,每个block还记录了自己存放的是disk的哪个sector起始的位置里对应的内容(这个起始的sector编号在flashcache的文档里被称为dbn)。
disk(这里指机械硬盘)也虚拟的分为多个set只是为了方便做hash。hash算法非常简单,先看访问的是disk的什么位置,相当于在disk的哪个set里,然后模上cache里的set数,结果就是在cache里对应的set编号了。找到cache对应的set后,继续在set的lru表里挨个儿block的比对dbn号,对上了就成功,对不上说明cache里没有缓存要读取的disk内容。
例如cache大小为10G,disk大小为100G,用户要读取磁盘上偏移54321MB处的2K内容,那么首先对54321MB这个位置做hash,2MB一个set,对应的set number是27160,cache的总set数为5120,那么 27160 mod 5120 结果为1560,也就是说应该去cache的第1560个cache去找,然后来到cache的1560 set里用 dbn 28479848448 遍历查找lru。
flashcache主要是实现了dm框架暴露出来的map接口(参考flashcache_map函数),收到bio后,先做hash,然后在cache(这里指SSD盘)里查找:
A. 如果是读bio
1 如果查找成功,直接将结果返回
2 如果查找失败,则找set内空闲的block(如果没有空闲的,则用最“旧”的block),直接读取disk里对应的内容返回给用户,返回给用户后设置延时任务将读取的内容放入这个空闲block里
B. 如果是写bio(我们仅列举writeback情况)
1 如果查找成功,拿到对应的block
2 如果查找失败,拿到对应set里最“旧”的block
3 直接将数据写入此block,返回给用户(用户的write系统调用就可以返回了),完成后将该block的状态设为DIRTY并设置延时任务,任务内容为将cache里的内容写往disk(这样既能让用户的写请求迅速完成,又能一定程度保证数据最终被写往disk)。延时任务完成后,便可以去掉block的DIRTY标记了
在set里查找空闲的block时,如果block都是DIRTY的,那么就只能等(这些DIRTY的block要保证写往disk的,所以不能乱动),等到有某个block被写往disk并清除DIRTY标记了,再拿这个block来用。因此,flashcache还会不时的将cache的set里长期不被访问的DIRTY的block写往disk,以保证有足够多的干净的block供以后使用。这个“不时的”不是靠定时器实现的,而是通过在flashcache_write_miss、flashcache_read_miss等函数里调用flashcache_clean_set来做到的。
相关文章
- flashcache原理及改造(PPT) - 12 29, 2012
- 解block层死锁 - 12 19, 2012
- flashcache改造 - 10 23, 2012
well,对于Request-based dm devices cannot be stacked on top of bio-based dm devices 这句话不是特别理解,什么样的设备是request-base or bio-based的,为什么不能stack ?
所谓request,其实就是把连续的几个bio攒在一起,所以,通常那些合并io能提高效率的存储设备采用request-based,比如机械硬盘,连续的读写对它更有利;而那些不需要合并io,即对随机io支持很好的存储设备通常就采用bio-based,比如ramdisk和现在的固态硬盘。
至于为什么不能stack,我感觉也不是不能实现——把request拆成多个bio,发给不同的底层设备就行了,但是,既然底层的设备是bio-based的,也就是说它们能很好的支持随机io,上层设备就没必要把bio合并成request然后又拆开,这样太麻烦,白耗cpu